春日的张渚镇,桃溪河碧水潺潺,窑湖小镇黛瓦白墙,一幅江南水墨画卷徐徐展开。这座位于苏南山间的古镇,正依托它的特色资源与产业优势,走出一条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茶果产业筑基,现代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春暖花开,张渚镇淦里水库的梅花梯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打卡“十里梅花香雪海”的盛景。这里是江苏最大的青梅种植区之一,拥有万亩青梅林,种植历史近40年。 每年5月,青梅都会迎来大丰收。每天一大早,青梅种植农户就会拿着箩筐,到田头采摘。镇里还建成了多个青梅加工厂,将青梅做成青梅酒、脆梅、蜜饯等,延伸产业链条,更引入电商平台,让青梅走向全国。
“我们的阳羡茶品质全国领先!”来自张渚镇南门村的茶农老张站在南山坞茶园间自豪地说。现下正是新茶开采季,大片茶树长势茂密、鲜嫩欲滴。“每年到春茶上市旺季的时候,老远就能闻到茶香。”张大爷指着山坡上的茶园介绍道,在清明前后,村里的茶园是忙得热火朝天,午饭刚过,就会有一批批女工带着小板凳和箩筐回到茶田来采茶。
张渚镇一直有着生产销售茶叶的传统,但限于品种和技术以及鲜茶的季节性,之前茶叶的富民效果有限。得益于江苏省农科院茶叶专家的加持,宜兴市海康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有关部门共同发力,成功开发了以鲜茶加工为基础的抹茶粉产业,并于去年年底开启了出口之旅。2024年,合作社生产销售抹茶粉180吨,其质量受到国内外多家奶茶、糕点、化妆品生产销售商的好评。有了抹茶粉这一新产品后,不仅减少了损耗,延长了生产周期,茶企的利润也增加不少。“每亩茶园累计可生产碾茶500至800公斤,加工抹茶粉大概450到750公斤,经济效益是单一生产加工普通茶叶的3倍以上。”无锡宜兴市张渚镇茶叶合作社负责人白志真说。
文旅融合破局,打造长三角乡村旅居目的地
张渚镇南门村是典型的山村。2024年,张渚镇南门村与江苏国能旗下泽宏文体合作,投入5000万元对红汕坞西园、何园进行整体改造提升,打造集旅居民宿、特色餐饮、研学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这里,还藏着一座充满民国风情的咖啡馆——椿山渡。凭借这个临湖咖啡厅,红汕坞度假酒店春节期间85间客房连续多天满房,日均客流量达400人次。
“村咖很火,不仅能成为景区的一大亮点,还能很好地弥补旅游产品不足的缺陷。”红汕坞度假酒店经理左雅熙透露。临湖而建,400多平方米的活动区域,透过窗就能看到近水远山,非常出片。为此,酒店的椿山渡咖啡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疯狂种草后迎来大客流。
南门村红汕坞景区是张渚镇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一个缩影。
位于张渚镇的窑湖小镇自亮相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后,已经成为长三角文旅新地标。它以“山、水、陶、茶、竹”生态人文资源为核心,融合了度假式主题乐园、国际会展中心、紫砂圣堂等多元业态,通过“加特林烟花自由之夜”、沉浸式水秀烟花专列、“繁花之境”春游季等创新玩法,激活夜经济,延续文旅热度。未来,窑湖小镇还将持续开发水上运动、鸟剧场等新产品,并联动周边景区及乡村,形成“窑湖小镇+”文旅矩阵,赋能乡村振兴,释放绿色经济新动能。
同时,为了打造更加优美的文旅环境,张渚镇投入了1.8亿元实施环卫保洁、拆墙透绿等12项专项行动,建成云岭口袋公园、晴雨湖公园,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隐龙谷、牛犊山、黄塔顶等景点串珠成链,形成“山水相依、文景相融”的旅游格局。其中,隐龙谷作为生态修复的典范,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自然馈赠,昔日采矿留下的“乱石山”,如今化身温泉度假胜地。
“本来对住乡村没有太多期待,没想到这家民宿很有特色,在江南风格的宅院中融入了现代元素,服务也很贴心,非常适合过来小住几日。”来自杭州的游客朱先生在张渚镇的龙隐江南民宿收获了一段难忘的回忆。2017年8月,龙隐江南一期刚投运就好评不断、顾客络绎不绝。节假日基本一房难求,有时甚至要提前一个月预订。这些民宿不仅盘活了当地资源,还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如今,无锡龙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已经发展到拥有26家直营门店的规模,为1600多名员工提供了工作机会,其中近80%为当地农户。
党建引领聚力,共治共享绘就振兴蓝图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张渚镇注重“内外兼修”。通过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五色”党建工作法,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同时,高效执行区镇(村)党组织“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建立“主题党日+”组织生活机制,在项目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组建党员突击队,以“党员冲在前线”示范工作法,凝聚强大发展合力,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在村庄环境的提升上,张渚镇注重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带建设,涌现出一批高品质、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全镇创成无锡最多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祝陵村国山自然村等9个村入选省级宜居宜业示范带。将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农业+电商”“农业+旅游”模式,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张渚镇实现了惠老助餐全覆盖。全镇建成2个中央厨房、34个助餐点,日均供餐1500份,解决老人“一餐热饭”难题;推进“共餐共学”模式,将食堂变身为书法、舞蹈课堂,让“老有所学”托起“老有所乐”。此外,张渚还加强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从青梅满枝到茶韵飘香,从文旅兴盛到民宿集群,张渚镇的乡村振兴实践,是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诠释,是生态价值转化的成功探索,更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这座江南古镇正书写着新时代的“诗与远方”,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愿景,照进每个村民的幸福生活。(孙姝颖 程欣然)
来源:宜兴张渚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