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主持、串场,人形机器人在舞台上与演讲嘉宾同框、会场外机器狗根据主人指令完成各种动作……一场大会让各种充满“未来感”“科幻感”的“buff”叠满,预示人工智能时代已然来临。
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常熟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度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培育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截至2024年,常熟人工智能领域规上企业实现营收近200亿元,集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近200家。去年底,常熟出台《常熟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方案》,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优先战略选择。
3月28日,常熟对“人工智能+”战略加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暨智算未来城启航活动在昆承湖畔举行。
此次大会上,人工智能领域院士,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代表,知名人工智能龙头企业相关负责人将分享前沿技术、创新理念、最新成果,为常熟发展把脉问诊、把关定向;
作为常熟发展智能算力与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承载区的智算未来城将启航,一批创新服务平台、重点项目将落地生根,构建“高算力、大模型、强应用”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
从基础框架、平台载体到应用场景,以大模型、具身智能为代表的13个细分领域“大智入‘虞’”,常熟在扎实的产业土壤上播下了一颗颗种子,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逐步形成具有常熟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生态。
大智入“虞”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常熟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优先战略选择,发挥产业规模、应用场景等优势,推动AI赋能千行百业、千家万户,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城市建设。
在3月28日的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认为,常熟率先布局“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智算未来城建设,充分体现了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相信常熟必将打造出既有科技高度、又有坚实产业基础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生态。
常熟市委书记虞伟真诚邀请各位院士专家、创投资本、金融机构与常熟深化全方位合作,导入前沿技术、链接优质项目、优化服务生态,助力常熟写好“AI故事”。衷心期盼此次揭牌签约的平台和企业,把常熟当作人工智能发展的“试验田”、创新成果转化的“孵化地”,催开智算之花,赋能产业升级、推动城市蝶变,共建“人工智能+”城市。
虞伟表示,常熟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以“真金白银+真情实意”礼遇人才、服务企业,通过人才房票、“常来沪往”通勤卡等创新举措,让优秀人才享受优质服务,让一流项目产出顶流价值。
波司登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华为算力平台先遣队首席技术官崔伯,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娄超,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总监汪凯等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分别聚焦“AI+纺织服装”“AI+生态联创”“AI+产业焕新”“地理空间的AI技术进展与应用”作主旨演讲。
链式赋能
活动中,针对去年底发布的《常熟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方案》,数字人着新中式服装,进行了亮点解读。《行动方案》重点聚焦工业制造、检验检测、外贸新业态等13个细分领域,着力构建“高算力、大模型、强应用”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同时聚焦产业生态、技术创新、应用场景三个方面,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政策,以“真金白银”激发企业动力、市场活力。
载体方面,除了正式启动的智算未来城板块,中新昆承湖园区也是一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高地。中新昆承AI产业园获评首批苏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园,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及核心零部件等细分领域;UWC+人工智能创新岛、常春藤国际人才港、苏州尚瑭数智文化产业园获苏州首批AI青年创业园。
金融赋能方面,成立总规模20亿元的各类人工智能专项基金,重点投资大模型、具身机器人、自动驾驶和智慧座舱等领域。氛围营造方面,全年共排定各类推介活动47场次,已举办 “人工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论坛暨常熟市智能制造产业联盟迎新年会、小米产教融合大会暨2025小米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年会等活动,提升常熟人工智能产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目前,常熟已在纺织服装、检验检测、医疗健康、低空巡检等产业领域形成显著先发优势,28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及49个典型场景案例将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从《行动方案》可以看出常熟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是一场即聚焦发展AI产业生态、又以AI赋能百业蝶变、万企迭代的“链式赋能”。
一方面,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中国联通苏州全国级通信枢纽综合项目等算力新基建项目建设,围绕5G-A、智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集技术研发、应用创新于一体的智算产业高地,加快促进常熟智算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推动重点企业实现“AI+”赋能。亨通华海入选人工智能领域江苏省独角兽企业;波司登上榜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其建设的时尚功能服饰创新应用实验室入选首批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验室名单;中交天和牵头的“长大隧道数智绿色盾构创新联合体”入选苏州市人工智能领域创新联合体;贝泰福医疗获评苏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技术供给示范企业。
更具普遍意义的是,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场景,推动AI技术广泛融入千行百业。目前已有相关大模型28个,8个入选苏州市级培育名单,涵盖制造、能源、消费、医疗、金融等领域。纺织服装领域,波司登羽绒服创意设计大模型实现头样开发时间缩短73%、物料降本99%,并成功入选国内首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典型案例。
“智算未来”
优质的载体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策源地,是实现产业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平台。3月28日活动上,与会嘉宾、市领导一同点亮智算未来城,标志着智算未来城扬帆启航。
智算未来城作为常熟“南园、中城、北谷”三大创新核的中心,是常熟发展智能算力与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重要阵地,高铁常熟站就位于城中,这让常熟“人工智能+”产业与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
产业载体方面,智算未来城规划占地5.3平方公里,致力于打造全国具影响力、长三角具引领力的“AI+”创新应用示范区和“科产城人”生态共同体,已有中国联通、航天龙梦、江苏有线等企业入驻。
智算未来城将以“AI产业运营”为核心,打造“AI+具身机器人”“AI+智造”“AI+汽车”“AI+健康”“AI+纺织”五大垂直场景,建设“封闭测试场+城市级沙盒”双场景实验室,提供万卡算力中心、万兆光纤网络等要素配套,围绕企业需求重构空间,建设AOD模式创新区。
为构建更好的区域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国地中心联合常熟、上海机器人研究所,以智算未来城为核心,以纺织服装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抓手,建设占地约3000平方米、数量约百台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基地,助力常熟成为长三角具身智能产业重要节点。
华为常熟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平台、中国联通算力中心、“紫晨”工业AI赋能平台、国产芯片的AI计算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一批重点项目入驻智算未来城。中国移动智算中心项目、中国电信智传网项目、优必选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随锐科技智能工业机器人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智算未来城。
科大讯飞、中国计算机学会与常熟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本次大会签约重点项目28个,涵盖工业质检、智能网联车、具身智能等多个前沿细分领域,将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建设人工智能训练场,为企业发展提供全要素保障,助力智算未来城成长为全国具影响力、长三角具引领力的“AI+”创新应用示范区和“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生态共同体。
这一场以AI推动全产业迭代升级的技术革命,在常熟依然属于“风乍起时”。以常熟2024年GDP历史性突破3000亿元大关、增长6.2%的底气后劲,以中新昆承湖园区、智算未来城这样“大增量”板块的拔地而起,常熟的未来愈加值得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