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向“新”之力,成向“新”之势。为把握科技发展机遇,领航人工智能发展浪潮,3月29日,钟楼区召开“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副市长蒋鹏举,市政协副主席、科教城管委会主任祝正庆,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执行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永青,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成建华,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峰,常州产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数据集团董事长徐治国,常州产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数据集团总经理徐江,区领导李超鲲、李德森、蒋锐、王旭锋、吴伟出席活动。
大会上,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将结合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围绕工业垂类AI模型、工业机器人多智能体、AI视觉攻关、智能监测与系统研发、新能源装备智能化等重点领域,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推动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智能制造技术水平。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近年来,钟楼区积极布局人工智能赛道,依托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等载体,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领域形成了典型应用场景,集聚了一批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开创了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大会现场,数字人“大数”和“小云”,向大家推介了钟楼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环境并发布15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规划、钟楼区人工智能新产品新模型新应用正式发布。
为进一步激发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活力,让“金融活水”浇灌出更多“创新之花”,大会还发布了规模5亿元的人工智能数据基金和规模5亿元的新生产力基金。两只基金主要投资于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链和新材料、合成生物、航天航空等行业,搭建起政府引导基金、社会风投基金与产业专项基金有机联动的基金矩阵。
当天,共有6批次33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场景应用、基金投资、产业协同等多个领域。
钟楼作为常州的中心城区,既是城市工业的启航地,也是充满生机的创新区。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长三角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目标,钟楼将聚焦创新生态,加快布局“一个算力底座、一个园区、一条产业链、一批基金、一个公共研发平台”,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强化产业集聚发展。聚焦场景驱动,围绕智能制造、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快打造一批标志性示范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技术红利惠及更多行业和群众。聚焦人才引育,以“龙城英才计划”为牵引,依托职教资源集聚优势,持续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和团队落户,加大复合型人工智能人才培育,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让“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发展的“规划图”真正变为“实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