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诈骗手段日益复杂的背景下,邮储银行南京市分行以高度的责任意识与专业能力,构建起全方位金融安全防护网。通过精准拦截诈骗汇款、深化公众教育、创新宣传模式等举措,该行不仅成功守护了消费者的“钱袋子”,更以多元化的实践为地区金融安全注入新活力。
精准拦截诈骗汇款:专业素养筑起第一道防线
邮储银行南京市分行近期连续拦截6笔可疑汇款,挽回客户资金68.8万元。两起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员工敏锐的风险意识和高效的应急响应能力。
案例一:识破虚假投资项目骗局
客户韩某来到邮储银行南京市东麒路营业所,要求将20万元定期存款转为活期并转账至某对公账户,称“借款给姐姐”。柜员栾某在办理过程中发现韩某神色紧张,进一步询问时,韩某翻出与侄女的微信聊天记录,其中一张图片显示“某某市某某供水有限公司,承诺收益8.8%”。这一信息与“借款”用途明显矛盾。主管宋某立即联系韩某姐姐核实,对方表示对款项用途毫不知情。银行随即报警,警方到场后确认此为诈骗陷阱。工作人员耐心安抚韩某情绪,最终成功阻止转账。
案例二:劝阻高风险“投资”汇款
老年客户黄某在自称“女婿”的孙某陪同下,至江东中路支行要求汇款18万元至海南某结算服务有限公司,声称用于“高收益投资”。柜员沙某发现收款方信息模糊,且承诺的年化收益6%远超市场正常水平,判断存在诈骗风险。经询问,黄某对该公司经营情况一无所知,仅凭“女婿”口头承诺便决定汇款。支行立即启动警银联动机制,民警迅速到场与银行员工共同劝阻,揭露“高收益”背后的诈骗本质,最终黄某放弃汇款。
这些事件的成功处置,得益于邮储银行各网点员工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他们始终将客户资金安全放在首位,凭借专业的业务素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为客户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金融安全防线。同时,这也体现了邮储银行与公安机关的紧密协作机制,警银联动在打击诈骗、守护客户资金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普及金融知识:从源头筑牢安全屏障
为提升公众风险防范能力,邮储银行南京市分行将金融教育融入多元场景,构建“预防拦截教育”闭环。
在2025年“共筑金融满意消费”活动中,副行长薛冰带队于熊猫万谷金融科技中心开展街头宣传。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易受骗群体,工作人员结合近期高发的非法集资、电信诈骗案例,详细解析诈骗套路。一位老年市民感慨:“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现在才知道稍不留神就会上当!”
中山陵主题邮局作为南京热门文旅打卡点,成为该行普及金融知识的新阵地。活动现场设置反假币技巧、理财常识等展板,工作人员通过互动问答、发放印有金融标语的明信片和书签等文创产品,吸引游客参与。一位游客表示:“边逛景区边学知识,还能带走纪念品,这种形式既有趣又有用!”
长效机制:科技赋能与跨界协作
邮储银行南京市分行在构建金融安全长效机制中,坚持“内外兼修”的核心理念,通过科技赋能与跨界协作,织密风险防控网络。强化内功是基础,该行定期组织员工参与反诈专项培训,模拟电信诈骗、虚假投资等典型场景开展实战演练,从话术应对到风险研判,全面提升一线人员的敏锐度和应急处置能力。科技助力则为风险防控注入“智慧基因”——依托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账户异常交易,结合智能风控系统精准识别可疑行为,例如短时间内频繁转账、收款账户涉及高风险地区等,系统可自动触发预警并推送至人工复核,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干预”。跨界联动进一步拓展防诈维度:一方面,与公安机关建立24小时反诈响应机制,共享可疑线索、协同拦截资金流向;另一方面,联合中山陵主题邮局等文旅单位打造沉浸式教育场景,将反假币技巧、防范非法集资等知识融入游客互动体验,通过文创纪念品、趣味问答等形式,让金融知识在游览中“润物无声”。这写举措形成“人防+技防+联防”的立体化防护体系,既筑牢了银行内部的安全防线,又通过社会协作将防诈触角延伸至公众生活的多元场景,为构建“全民反诈”生态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未来展望:守护金融安全的永续使命
邮储银行南京市分行始终将消费者权益置于首位。未来,邮储银行南京市分行计划进一步扩大教育覆盖面,探索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宣传形式,并深化“社区+金融”“校园+金融”等场景融合,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通过持续创新与协作,邮储银行正以行动诠释“金融为民”的初心,为构建健康稳定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