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庄学院学生团队调研新业态从业者  ——探寻新业态经济可持续生长路径
江苏
江苏 > 南京 > 正文
站内

南京晓庄学院学生团队调研新业态从业者 ——探寻新业态经济可持续生长路径

新业态是指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及平台经济推动,在传统产业基础上重构产业链要素而形成的新型业务形态。数字经济浪潮下,外卖员、快递员等“小哥群体”如城市毛细血管般维系着社会运转。然而,他们的生存状态却鲜少被完整呈现。南京晓庄学院学生团队历时半年,通过深度访谈百余名从业者,记录下这群“城市守夜人”的真实困境与无声诉求。

“想着多赚一点是一点,但是时间有时候来不及啊!”一名外卖员的自述揭开了这一群体的常态——平台算法以“准时率”为指挥棒,迫使骑手在交通高峰期闯红灯、逆行。一名外卖员向调研团队展示的订单记录显示,他曾因暴雨天气超时15分钟,被扣去全天配送费。令人揪心的是,高强度劳动并未带来与之匹配的收入与保障。

干了15年的快递分拣员李师傅直言:“公司只给交商业险,公积金从没听说过。”这种以“劳务合作”名义规避社保责任的现象普遍存在。尽管京东、美团等平台近期宣布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但政策落地仍存隐忧:部分企业可能通过降低配送费转嫁成本,而高流动性的从业者更面临社保断缴风险。团队建议,应赋予小哥自主选择权,允许其根据职业规划灵活参保,同时完善跨区域社保衔接机制。

此外,职业认同感的缺失成为隐性痛点。一位受访外卖员坦言:“送餐时被叫‘送外卖的’,语气里总带着轻视。”调研团队认为,需通过企业文化与社会宣传重塑职业价值,例如设立“明星骑手”表彰机制、拍摄行业纪录片,传递“我是快递小哥,我很自豪”的信念,打破社会鄙视链。

鉴于这一现象,团队成员针对政府、行业、社会、家庭和个人五大主体提出建议:政府需强化监管,推动社保政策适配新业态,严惩平台“隐形抽佣”; 行业应优化算法逻辑,设立“安全宽容时长”,打破“不超速就超时”的死循环;社会可通过社区驿站、充电桩等基建改善小哥工作环境,并倡导公众尊重与包容;家庭需成为情感后盾,通过合理规划收支缓解经济压力;个人应提升维权意识,积极参与技能培训,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调研队的研究报告得到专家的好评。“该选题从‘小哥群体’社会融入角度切入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极具前瞻性。”江苏省现代物流协会会长助理兼秘书长孙雷指出。“该选题聚焦于‘小哥群体’社会融入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对促进‘小哥群体’适应社会、推动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实践提供了有力参考。”渡江胜利纪念馆馆长、二级研究馆员吴小宝表示。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