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武进:政企合力育才留才 激活产业创新"动力源"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站内

常州武进:政企合力育才留才 激活产业创新"动力源"

常州市武进区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发挥企业用人主体作用,加强产业人才培育的奖励办法(试行)》,通过“企业主导+政府赋能”的创新机制,将人才评价权交给市场,以真金白银激励企业育才留才,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长三角智造名城建设注入新动能。

。 罗超 摄

航拍武进区。 罗超 摄

政策激励 企业育才有底气

新政以“企业育才,政府出资”为导向,设立阶梯式奖励机制:企业与高薪研发人员签订长期合同并支持攻读硕博学位,每年最高可获30万元补贴;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奖励达50万元,每招收全职博士后给予8万元科研资助,出站留武工作者再奖20万元;对攻克“卡脖子”技术的研发人员最高奖励30万元。

江苏理想汽车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硕博人才,已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新政的出台让企业计划将研发投入再提升15%。

半导体企业科研人员开展技术攻关。 罗超 摄

半导体企业科研人员开展技术攻关。 罗超 摄

赋权企业 人才评定不唯学历

针对人才评价“唯学历”倾向,新政首创“企业荐才奖”,将本科人才和资深技术骨干纳入支持范围。在泛亚微透公司,一批拥有10年以上经验的本科技术骨干,凭借对高分子材料核心工艺的革新贡献获得认定。“政府把评审权交给企业,让工匠型人才也能获得认可。”集成电路工程师余楚荣表示,新政实施后团队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研发效率提升20%。

目前,武进全区已有47家企业提交自主荐才方案,覆盖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

搭建平台 协同攻关破难题

武进区同步构建“企业出题、协同攻关”的创新生态,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21个产学研联合体。恒立液压联合清华大学等高校组建液压系统攻关团队,破解高压油缸密封技术难题;西太湖科技产业园集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5大高能级平台,在合成生物、氢能装备等领域形成创新矩阵。今年以来,全区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8家,产学研合作项目同比增长35%,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亿元。

通过制度创新破解人才评价与市场需求“两张皮”问题,武进区已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循环。数据显示,新政实施半年来,全区人才保有量同比增长12.3%,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密度达每万人148名,带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3.1%,持续领跑苏南县域创新梯队。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