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发力,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作为全省唯一叠加“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两大国家开放战略的城市,南京正以政策赋能、服务升级、制度创新为抓手,持续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拓展全球市场注入强劲动能。4月1日,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南京市优政策强服务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有关情况。
政策加码,培育外贸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南京以政策精准供给激活外贸增长潜力。近年来,南京实施贸易促进计划,广交会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进博会南京交易团订单达10亿美元,民企进出口增长8.8%。出台市级支持跨境电商政策,打造一批全链路服务集聚型园区,拓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成功举办跨境电商开放合作大会和2024亚马逊全球开店跨境峰会,高质量办好2024金洽会、进博会等多场境内外经贸交流活动。
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超勇介绍,为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接下来将出台市级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促进计划,对参加境外重点展会的参展企业给予展位费最高不超过70%的补贴,支持更多的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东盟博览会、消博会、链博会等重点境内国家级展会,举办进出口供采对接活动。
另一方面,加大信保支持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全年新纳入统保平台的中小微企业数不低于500家;对投保企业分别给予传统货物贸易、跨境电商贸易和服务贸易不高于30%、80%和80%的保费扶持,同时提升外汇收支便利水平,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为优质贸易企业办理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通过减单证、优流程,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实现外汇结算“秒申请、分钟办”。
服务升级,构筑全球投资“强磁场”
江宁开发区投促局副局长倪雷以布雷博中国区总部落地为例,诠释“靶向服务”内涵:专班化政策辅导、管家式申报支持,让这家意大利汽车零部件巨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布局。而泉峰汽车借助开发区搭建的国际交流平台,成功打入欧洲供应链,打破高端电驱系统市场垄断。目前,南京已培育10家重点外资企业进入省级总部培育库,新增核定6家市级外资研发中心,支持LG麦格纳等3个项目列入国家重大外资项目清单,推动爱尔集新能源等3家公司入选全省外资利润再投资典型案例。
为提升口岸服务保障能力,南京在全省首开“跨里海”班列新线路,新增“跨两海”班列线路和同江入境口岸。率先落地“班列+保税进口”模式,物流耗时由30天缩短至7天内。实施“班列+企业服务”,为LG、创维等企业开行专列84列,运输货值1.43亿美元。新开复飞吉隆坡、墨尔本等5条国际客运航线。开通国际通程航班业务,落地实施“24小时过境旅客免办边检手续政策”,运行全省首条全流程“无纸化”智慧出行国际客运航线。
一直以来,南京将企业需求作为营商环境优化的核心标尺,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未来将持续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建立“重大外资项目专班”,推动长安马自达新能源、日立新能源等53个重点项目加速落地,抓好企业诉求解决。同时积极畅通政企沟通机制,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参与政府采购,支持参与国内标准化技术评审、研发全球领先产品,畅通政企对接渠道,持续推进“走进跨国公司总部”行动,定期组织外资企业座谈会、端午龙舟赛、中秋联谊等活动,让对企服务不仅有态度,更有温度。
开放创新,拓展国际合作新维度
如今,制度型开放已然成为南京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优势。如何抓住优势,持续打造开放创新“新高地”,南京已有答案。强化制度型开放创新,放大“自贸+服开”叠加效应,探索在电信、医疗、教育领域对外资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创新发展数字贸易、绿色贸易,探索建立电池数字护照体系。
在现有基础上深化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争取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准入、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服务等改革试点落地。积极参与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复制推广2024年全国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改革措施,完善跨境电商出口退货监管通关流程,落实“7×24”小时预约通关。
作为南京开放创新的排头兵,江北新区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不断深化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探索,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230余项,2024年全年共有28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国家、省、市及长三角等地区复制推广,涉及产业协同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数字经济培育、营商环境优化等多方面。
江北新区自贸区综合协调局局长张峥嵘表示,去年底,结合新区“四大行动”,制定了先行先试26条,在提升货物贸易便利化水平、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强化经贸规则衔接等重点领域,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下一步,江北新区将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以系统集成创新为突破,对照“26条”具体改革措施,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全力推动自贸试验区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从政策红利释放到服务生态优化,从制度创新突破到开放平台升级,南京正以系统化思维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站在开放新起点,南京将持续深化“自贸+服开”双试点优势,推动更多企业从“出海”走向“赢海”,在全球化浪潮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