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金坛”释放向“新”魅力!
江苏
江苏 > 常州 > 正文
站内

“微笑金坛”释放向“新”魅力!

“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经济大省江苏有了发展新方向。

当全国两会的殷切嘱托拂过茅山,掀起长荡湖片片涟漪,常州金坛区又该如何回应?

2024年,金坛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02.5亿元、增长5.9%;规上工业总产值2281.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位列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30位、投资潜力百强区第62位、综合实力百强区第79位。

站在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的时代风口,金坛区正以“微笑经济创新”作为深入推进“五大行动”、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强引擎”。于此,新能源、新基建、新材料、新医药、新智能装备“五新产业”提质进位;改革实践与开放精神共舞,打开“微笑金坛”更广格局;映照几十万金坛人的微笑面庞,以人为本的共富图景正铺展至远方……

“微笑金坛”释放向“新”魅力!

“创新金坛”的“微笑笔触”

在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凯斯宝玛集团的新建工厂拔地而起,这座全球高端厨卫五金领域的“隐形冠军”首次在中国自建工厂。在华罗庚创新中心,一架由海疆空天科技自主研发的“低空飞行器”静静陈列,这家企业成立一年内便拿下4项国家发明专利,成为低空经济领域的“生力军”。

这些鲜活实景,勾勒出金坛以“微笑曲线”理论重构产业版图的创新实践——从制造端向研发设计、品牌服务两端跃升,让“创新之笔”为传统工业描摹新质生产力的轮廓。

金坛的产业革新,始于对“五新产业”的精准布局。其中,动力电池“双雄”的中创新航与蜂巢能源正是这场变革的缩影。

以中创新航为例,行业首发5V尖晶石化学体系,实现零下20度续航零衰减;行业首款5C超充增程电池,满电续航可达500公里;行业首次达到量产产品循环寿命1.5万次,并在最初的1000次循环中实现零衰减……这些前沿技术诉说着金坛奔跑向新的坚定决心。

“微笑金坛”释放向“新”魅力!

目前,金坛区集聚动力电池产业链关键环节相关重点企业30余家,涵盖正极/负极材料、隔膜、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回收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链条,产业链完整度达97%。

而更具未来感的布局,则在合成生物学领域悄然展开——2024年3月,合成生物学(技术)领域首个国际标准发布,华大工程生物学长荡湖研究所所长沈玥团队参与标准制定;同年4月,江苏省合成生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金坛举行,秘书处设在华大工程生物学长荡湖研究所。目前,华大集团在金坛已建成国际领先、国内最大的高通量合成平台。

而“四联融合”的创新生态,为技术突破提供沃土。

2024年,金坛举办“华罗庚杯”创新创业大赛,培育“龙城英才计划”领军人才创新创业项目45个,集聚高层次人才556人。与河海大学校地融合走向深入,“水风光储”集成验证等四大国家级平台加快建设。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各2家。成功设立规模1亿元的华罗庚科创天使基金,落地QFLP基金3支。新增国家标准33项,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4.2件,动力电池产业链获评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

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亦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激励下愈发凸显。

2024年,金坛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认定数、通过率均位居全市第一。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4家,创历史新高。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资本助阵”的良好生态,让金坛在江苏县域科创30强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改革向前,链接世界!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长荡湖,金坛区的“服务天团”已奔波在项目一线。他们手中的“金钥匙”服务清单,记录着“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拿证”等众多闪光时刻,也促成了投资超百亿元的华能金坛储能二期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安易行、阿斯托特克等56个省市区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这种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体现在营商环境的“数字革命”中,100%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95%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一趟不用跑”,去年全年6亿元减税降费精准滴灌3.3万家企业;也体现在土地存量的“腾笼换鸟”上——金坛将综合运用依法收回、提升改造、兼并重组、关停淘汰等手段盘活闲置资源,确保今年盘活利用工业用地不少于3000亩。

改革的深度,决定着开放的广度。

3月中旬,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招商团队赴德访企。4天半时间跑了6座城市、6家企业,行程轨迹绕着德国画了“一个圈”。“中间转场要2-3小时,吃饭在车上解决。我们一定要比约定时间提前到。”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孔德馨说,“要跟德企一样守时重诺。

“微笑金坛”释放向“新”魅力!

这种“以心换心”的招商诚意,让中德产业园集聚76家德语区企业,预计今年将达85家。瑞士麦德凯尔的医疗器械项目、德国劳施保施集团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项目纷至沓来,不仅因为产业链配套完善,更源于“Expat Night”沙龙里外企口碑相传的“种草效应”。

此外,RCEP常州华罗庚国际合作区、中韩合作创新产业园等平台接续发力,推动金坛从“德语区高地”向“全球化节点”升级。

开放的红利,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2024年,金坛共签约引进产业类项目118个、协议投资总额473.5亿元,其中超10亿元或1亿美元项目16个。签约引进欧邦琪、拜尔斯等精品外资项目14个,协议投资总额5亿美元。

引进来,更要走出去,金坛把“开放”做到实处——如今,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稳居动力电池装车量全球榜单TOP10,让“金坛智造”闪耀世界舞台。

站在“十四五”冲刺1500亿元GDP的关键节点,金坛的改革与开放仍在加码:

2025年计划引进投资超30亿元或3亿美元项目6个、超10亿元或1亿美元项目20个,力争百亿元项目有所突破;推动中策橡胶、欣界能源等项目全面开工,确保多利汽车、凯卓威精密等项目竣工投产。

从“外延扩张”到“内涵提升”,从“制造基地”到“创新枢纽”,这座“两湖”畔的活力之城,正以改革的勇气与开放的胸怀,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样本。

“微笑”前行的共富之路

从碧水青山间孕育而出,“微笑金坛”正以“人民城市”的笔触,勾勒出共同富裕的鲜活图景。这里的发展逻辑,是要将“人”的温度融入城市肌理,让“产”的活力滋养城乡血脉,使“城”的质感照进百姓生活。

就业是民生之本,亦是共同富裕的起笔。

2024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420人,发放就业类补贴及保险金超2亿元。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六年稳居全市第一。

“微笑金坛”释放向“新”魅力!

金坛的“幸福拼图”,更是延伸到每个需要温暖的角落。

去年实施的11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让城北小区、华城四村等社区迎来蝶变——22部加装电梯贯通“垂直动线”,25公里雨污管网疏通城市“毛细血管”。

与此同时,彭公桥、翠北等6个便民市集打造出“家门口的幸福”,花街·虹桥、华城·南苑2个美丽街区扮靓城市日常,蓝·YOUNG文化创业工坊添就趣味诗意,半封闭公交站台、新能源双层巴士诠释“人享其行”……金坛的民生实践如此用情用力。

“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亦是真切的“金坛实景”。

2024年,金坛区新建改造儒林实验、华城实小等学校7所、新增学位815个,公办中小学食堂运营改革纵深推进、师生满意率超95%,实现中小学普通教室空调全覆盖。金坛第一人民医院区域影响力显著提升,6家医院创成二级医疗机构。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1200户,老年人助餐点月均就餐达2.2万人次。

“微笑金坛”释放向“新”魅力!

而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共富的种子已结出硕果。

2024年,金坛深入实施“310”工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高分通过部级评估,朱林、指前乡村片区整治更新全速推进,白龙荡村获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创成省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5个、市级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80个。成立全省首家供销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虞记粮油创成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金坛雀舌获评部级区域公用品牌,数字化渔场入选全国智慧农业典型案例。

当物质富裕夯实根基,精神共富的画卷徐徐展开。

长荡湖畔的1915音乐岛已成乐迷的心头好,12万人次在此感受音符与湖光的碰撞;三星村考古遗址公园里,史前文物讲述着五千年前的文明密码;金坛刻纸、古籍印刷亮相法国巴黎……这些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使金坛跻身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第27位,获评2024最具影响力全域旅游目的地。

金坛的共富之路,是老旧小区窗台上新栽的绿萝,是稻田里智慧农机的轰鸣,是考古遗址中苏醒的文明记忆,更是每个普通人触手可及的幸福增量。而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最生动的注脚。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