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国网苏州供电公司联合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苏州市烈士陵园庄严举行“守护英烈·传承薪火”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并现场发布了“苏供薪火”英烈红色档案保护深化五大行动。
“苏供薪火”英烈红色档案保护行动是国网苏州供电公司“苏供薪火”志愿服务队自2022年全面实施的一项志愿行动。该团队联合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走访烈士陵园、烈属家庭、红色展馆等地,致力于为苏州地区革命英烈补齐一生的事迹拼图,再现英烈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让红色基因、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很多革命烈士牺牲时间早、史料留存少,急需抢救性保护。挖掘整理更多的烈士故事,不仅能告慰烈士家属,还能激励后人。”志愿者魏欣欣告诉记者。带着这样的初衷,33名志愿者踏上保护烈士档案之路。
在这过程中,一位名叫房月雁的烈属给志愿者留下深刻印象。房月雁的父亲房铭德1939年参加革命,后来成为新四军六师四十八团的一员,在浙江天目山抗日战场牺牲。父亲牺牲时,房月雁年纪尚幼,没有见过父亲成为她埋在心底的遗憾。
为了弥补老人的遗憾,志愿者们翻阅苏州市档案馆烈士档案材料、《江抗展示 虎团老兵》等红色书籍,并实地前往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等地,一点点充实、还原烈士的革命事迹,最终形成一份40余页的烈士档案送到房月雁手中。“你们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希望和我爸爸一样的烈士能够被更多人铭记。”房月雁收到这份礼物后说。
经过三年的走访、资料搜集整理,志愿者已梳理了2797位英烈信息,整理英烈事迹资料超130万字,形成寻访影像9部,还开发打造了苏州首个英烈学习平台,汇集了2000余位英烈的生平事迹、图片影像,供公众“指尖阅读”,随时随地学习了解烈士事迹。
当天,国网苏州供电公司与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推出“苏供薪火”英烈红色档案保护深化五大行动,其中,英烈红色档案“深度攻坚”行动计划按照“一地一档、一人一档、一档一码”的标准完成实物档案电子化归档;英烈精神传承“星火燎原”行动将推进“同上一堂思政课”系列活动,塑造具有苏州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关爱烈士家属“圆梦心愿”行动聚焦推进烈士寻亲、战友寻访、历史影像还原、家族记忆修复,做好烈属关爱服务;英烈事迹传播“云端赋能”行动将升级“苏州英烈学习平台”和“一墓一码”数字身份系统,数字化赋能英烈事迹传播;红色基因守护“军民共建”行动提出打造“军民红色记忆展厅”,收录英模事迹、战役史料,开展联合宣教活动,推动红色记忆共护共享。
“通过深化行动,将进一步推动红色档案保护工作,让英烈精神代代相传,薪火不息。未来,我们将推动更多社会力量加入保护英烈红色档案的行列,共同绘就红色文化传承的崭新篇章。”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团委书记、“苏供薪火”英烈红色档案保护志愿者团队负责人王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