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午时三刻》主创抵宁路演 探访牛首山纳福德金陵文化行馆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站内

电影《午时三刻》主创抵宁路演 探访牛首山纳福德金陵文化行馆

刚刚在全国院线公映的古装战争电影《午时三刻》,由南京籍新锐导演童辉执导。4月5日上午,导演童辉携编剧刘岩川,主演刘官琪、李义,摄影孟火火等由西安抵宁,开始继西安之后的南京、上海、杭州、成都、广州巡回路演。主创一行到宁后,首站来到六朝古都“春牛首”传统的发源地——牛首山纳福德金陵文化行馆(以下简称“行馆”)采风。

电影《午时三刻》海报

电影《午时三刻》海报

南京知名文艺评论家张澜涛、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研究学者余泳、南京青年演员朱浩,以及朱进贤、扈翔等人士参加采风活动。

80后导演童辉,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出道近20年,拍过网络电影《狄仁杰之夺命天眼》《狄仁杰之深海龙宫》《狄仁杰之残月魅影》《雪鹰领主》《神墓》《冒牌八仙》等。他擅长拍摄神话系列作品,风格独树一帜。

此次《午时三刻》问世,他采用的是全片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讲述一个古代的“极限救援”战争故事。

电影《午时三刻》主创一行行馆采风

电影《午时三刻》主创一行行馆采风

拍电影“一镜到底”,难度极大,张艺谋拍《满江红》时有意为之,但因种种原因望而却步。然而,老谋子没做成的事,新锐导演童辉和主创们尝试着做,居然成了!

这些有梦想的年轻电影人,浑身散发着敢折腾的气场,有一种不计代价、勇往直前的力量。他们不愿做温室里的花朵,按部就班地拍戏,而是选择了一条挑战的道路,活出每个生命该有的姿态。

电影《午时三刻》主创一行行馆采风

电影《午时三刻》主创一行行馆采风

交流中,主创介绍,《午时三刻》问世以来,已斩获泰国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入围中加国际电影节、亚洲国际电影节院线最佳新人导演奖、重庆青年影展最佳导演奖等。

童辉表示,在竞争激烈的清明档电影中,《午时三刻》回到他的家乡做路演活动,希望得到家乡父老的友情加持。

此前,凤凰新闻曾刊发《清明档电影巨浪滔天,南京新锐导演童辉的〈午时三刻〉能溅起几多浪花》报道,获得了60万的阅读量。女主角祝灵儿的饰演者刘官琪说:“观众对《午时三刻》的关注,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电影《午时三刻》主创抵宁路演 探访牛首山纳福德金陵文化行馆

《午时三刻》是一部充满家国情怀的电影作品,剧情围绕一场战争考验生死,考验人性的救赎之旅正式展开。突出重围的人,各怀心思,最终选择了大义,当午时三刻的钟声响起之时,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一城百姓。

回到现实中,主创们之所以来到行馆驻足,是因为行馆致力于传播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充满灵气的山水之间,以“文化养心,中医养生”理念,探索延年益寿的目标。力求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为大家带来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电影《午时三刻》主创一行行馆采风

电影《午时三刻》主创一行行馆采风

行馆方面介绍,在刚刚闭幕的以“桃花为媒,艺术为桥”为宗旨的桃花艺术节中,“中国书画特质和鉴赏”“‘意江南’音乐品鉴会”“止安纳福茶会”“风生水起之《易经》”“中国陶瓷艺术和智慧之赏”“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桃花画舫书画笔会”等专题活动,解锁传统文化密码,为受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行馆风景

行馆风景

演员李义祖籍山东,一直生活在南京,是“新南京人”。行馆竹林中六组佛像对守的“六关道”、玄武石像、宋代的石香炉,孔子、老子论道石雕,华佗、自在观音若隐若现,以及园内自身蕴含儒释道医,将相关文化符号植入其中,抄经堂、中医馆、美食坊、禅茶屋、书画厅等景致,令其流连忘返。他说:“虽说我在南京已待了多年,但这么雅静的行馆还是头回来,这儿是修身养性的绝佳之地,来了就不想走了。”

导演童辉(左二) 等主创与友人交流

导演童辉(左二) 等主创与友人交流

行馆景致

行馆景致

编剧刘岩川等一行在园区艺术馆欣赏到“萧平教授作品展”,书法家管峻题写的“纳福德”院门匾额和院门对联,工笔花鸟画家钱俊达的写意作品,深感此处乃烟雨金陵的文人贤士,悟道艺术与自然的一方圣地。

摄影孟火火表示,风景如画、曲径通幽的行馆,也是影视创作难得的外景地,期待有机会来此取景拍戏。

当晚,《午时三刻》主创一行,在河西万达影城与南京观众见面。

撰文/梁平 摄影/范素丽

推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