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与苏州工艺美院环境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墨花吹雨,笔绘春风 —— 夏吉宏写生作品展”将于4月8日在安徽省书画院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
此次展览聚焦当代中国画家夏吉宏的水墨写生创作,共展出其近年来深耕“都市水墨”领域的代表作品50余件,涵盖扇面、长卷、立轴等多种形制,以传统水墨语言勾勒现代社会图景,在笔墨交融间展开对文明演进与人类生存的深刻对话。展览将持续至4月18日,向公众免费开放。
夏吉宏是当代中国画家,他的画以水墨为主,尤其擅长都市水墨。其作品将自然风光与都市建筑巧妙的融为一体,画面中充溢着现代田园的浪漫气息。他善于塑造室外复杂的城市街景,把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树木”巧妙地嫁接到城市街景之中,运用传统的笔墨语言乃至一些程式化的树石画法,重新营造出一种理想化状态。尽管从画面表象上看似是在描绘当代的城市生活,但更是对都市文明的哲学思考。
夏吉宏的创作理念深邃而独到,他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范式,转译为对现代文明、工业文明乃至后现代文明的深度观照。尤为关注社会性景观,通过艺术化手法再现人群聚集娱乐的街景,构成当代社会现实的生动切片。这种对社会性景观的刻画,并非停留在表象呈现,而是引导观者展开深层思索:人类行为的本质目的是什么?在当下生存语境中,我们究竟在追寻怎样的价值坐标?
借由水墨艺术的独特语言,夏吉宏不仅实现了传统绘画语言的当代转译,更以艺术之思叩击时代命题,使作品成为观照社会图景与人性内核的镜像,在笔墨之间铺陈出对文明演进与人类生存的深刻省思。
吴门画派注重师法自然,强调写生。沈周遍历吴越山水,文徵明九上九华,唐寅远游闽浙,仇英摹古而不拘泥。此派写生更重寄情,以写生为舟,载文人精神渡入丹青。夏吉宏作为吴门画派的画家,更是把写生做到“笔笔有来历,处处见丘壑”境界。
作品《太湖民宿》是一幅扇面,作品将传统山水元素与现代生活场景并置——山林间的古意民居、曲径亭廊,是对传统山水意境的承袭;而汽车、现代建筑结构的融入,则打破纯粹自然叙事,形成“古今对话”。作品中枝干虬曲与山林苍润;建筑线条简劲流畅,部分结构融入速写式勾勒,赋予画面现代写生感;水面以淡墨短线条排列,模拟波纹动态,延续传统山水的写意韵味。这种表达既保留水墨艺术的文化底蕴,又通过现代生活符号的介入,映射当下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共生的社会图景,赋予扇面画新的时代内涵。
作品《意大利写生》,以中国水墨媒介描绘意大利古城街景,遵循水墨“随类赋彩”原则,融入西方绘画的色彩观念,实现中西文化的视觉对话。将异域建筑形态、生活场景纳入水墨语境,既保留水墨写意精神与笔墨韵味,又拓展了传统绘画的题材边界,展现出水墨艺术在跨文化表达中的适应性与创新性。通过对古城街巷、人文风情的艺术化呈现,传递对多元文化共生的思考,完成传统绘画语言的当代转化,彰显水墨艺术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表达张力。
作品《桂林驿站》将传统山水意境与现代生活场景有机融合:山林、亭台承袭古典山水的自然审美,人群聚集、现代交通工具的介入则打破纯粹自然叙事,转向对“人与自然共生”的当代诠释。画面通过人文活动与自然景观的交织,营造出既具传统山水清幽之境,又充满现世生活气息的复合意境,传递出对自然生态与人文活动和谐共处的思考,展现出水墨艺术在新时代题材表达上的延展性。
作品《西拉库扎河边》将现代工业文明符号游艇与自然景观、日常生活并置,展现当代社会的生活图景。既延续水墨对自然意境的营造,又通过游艇、现代建筑元素的介入,探讨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实现传统水墨语言的当代转译。画面中的人群活动、宠物元素,增添生活烟火气,使作品从自然山水叙事转向对社会生活景观的关注,彰显水墨艺术在新时代的表达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