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产销旺季主要在夏季,眼下,睢宁县金城街道鲍庙社区通过创新的大棚控温技术,成功实现了小龙虾规模化养殖,亩产效益突破万元,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鲍庙社区有四栋连栋温室大棚,养殖面积超20亩。传统的龙虾露天养殖受低温限制,冬季龙虾会停止生长,而这里通过创新的大棚控温技术,模拟出最适宜小龙虾生长的温度、光照和水质,实现“45天一茬、年出产3-4茬”的高效循环。
“今年早虾收成很好!我们近期放了新的虾苗,想赶在5月1日前上市销售。”鲍庙社区龙虾养殖户孙诚介绍,单茬每亩可产出500斤成虾或800斤虾苗,加上“虾种”收入,茬亩均收益达1.2万元,年综合收益较传统模式显著提升。
“养虾先养水,水好虾才壮。”基地严格遵循生态养殖标准,每15天更换30%-40%池水,利用地下井的恒温水补充,并投放生石灰杀菌补钙。棚内智能通风系统与水体循环装置联动,确保溶氧充足;水中栽种水草既为虾苗提供栖息地,又能净化水质。
选苗环节同样考究,基地优选5-6钱规格、体色红润的健康种虾,并彻底清塘消灭杂鱼天敌。饲喂采用“少食多餐”策略,每日早晚两次均匀投喂专用饲料,促进虾群均衡生长。
目前,鲍庙社区正探索“育苗+成虾”复合生产模式,计划将年养殖批次增至4-5茬。大棚养殖不仅填补了市场空白,还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形成生态养殖示范效应。随着一筐筐鲜活龙虾从大棚走向餐桌,龙虾“鲍”富密码蹚出了一条“技术控温、生态循环、高质高效”的乡村振兴新路。
(位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