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经济大省江苏有了发展新方向。
如何落实全国两会的关键要求?惠山区有着明确的答案。
2024年,惠山区全面奋进“五地四创”、加速实现“鲲鹏迭变”,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72.92 亿元,同比增长5.8%。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25位,达到建区以来最好水平。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与时俱进的战略布局。这里,“三新四强五未来”产业集群矢志向新;“改革开放”的步伐从未停歇;暖心惠山的“桃醉模式”铺就“共富之路”……至此,惠山区已找到“脱胎换骨”的关键之钥,并以此开启“鲲鹏迭变”的辽阔未来。
乘“新”飞翔,鲲鹏直上九万里
想看机器人玩转足球和舞蹈?想与具身智能机器人近距离互动?想品尝到机器人制作的美食?这样有趣的一幕即将在惠山上演。4月24日至26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将在惠山开赛。此前,世界机器人大赛已成功举办10届,共吸引全球20余个国家50余万名选手参赛,被主流媒体广泛赞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
为什么如此高规格的科技赛事落户惠山?这与惠山人形机器人产业魅力息息相关。
当下,惠山在机器人领域有优越的技术平台作为底座,由丁汉院士领衔的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已孵化出一批优质机器人企业,未来还将携手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打造产学研及成果转化高端平台。全区拥有一批为机器人产业配套的谐波减速器、滚轴丝杠、机器视觉、整机线束以及外壳加工机床等零部件企业,加紧建设的无锡(惠山)人形机器人产业园将于今年底投入使用。
近日,惠山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再传喜讯。4月3日,人形机器人反推式行星滚柱丝杠装备项目落户惠山经开区。这一项目将有效推动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与高端装备产业的深度协同,对于形成“以点带链、以链聚群”的产业生态大有裨益。
人形机器人的突破,只是惠山“向新”战略的冰山一角。在这片土地上,新质生产力的“种子”早已破土而出,生长为多元产业的“参天森林”。
电子信息领域,已于3月27日签约投运的矽邦半导体集成电路封测制造项目,将打造“设计验证+工艺优化+量产服务”三位一体的封测创新平台;空天经济领域,谷神星一号火箭搭载着“惠山鲲鹏号”“惠山高新号”火箭等“惠山印记”飞向苍穹;生物医药领域,海莱新创和新瑞贝双双斩获“省独角兽”称号……
摄/高秋明
亮眼的新质成果,源于惠山对“三新四强五未来”产业集群的全面发力。2024年,惠山区“三新四强五未来”产业集群规模超2300亿元,力争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智能基础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为无锡唯一入选的全国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生命科技产业园位列全国园区百强第51位。
产业向新的底气,更是来自惠山精心培育的创新生态。
摄/邵锋
这里既有“顶天立地”的大院大所——无锡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复材所一胜牌科技联合研发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工业软件创新中心、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将学术前沿转化为产业弹药;也有“铺天盖地”的企业军团——去年惠山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66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7家,新增独角兽、准独角兽、瞪羚企业225家。
全国两会“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的期许,正在这里化作“鲲鹏迭变”的向新动力。
改革开放,力求“脱胎换骨”
“经开区功能区要发挥发展主阵地的辐射带动与示范引领作用,朝着早日跻身国家级经开区百强的目标,跑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赶超之势。”4月5日举行的惠山经开区功能区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动员大会,吹响了惠山最大发展主阵地——惠山经开区功能区“脱胎换骨”的奋进号角。
要在90.68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空间重塑,惠山经开区旨在打造“一心两轴、一廊三片、公园融城”。
正在推进中的惠山新城TOD建设及周边片区改造提升工程、山姆惠山店等重点项目建设,将打造锡澄一体化中心节点城市活力会客厅。而“天上村前-西高山”片区将联动发展,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人文经济新引擎。西漳片区将集聚科技服务、商业服务,加速悦尚奥莱周边地区规划建设。而尚航科技无锡(惠山云)智算中心将建成系统化智算生态集群,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数字教育、商贸商圈等新模式。
惠山经开区的“大变样”,正是惠山深层次改革的点睛之笔。
而惠山的改革决心,同样包含着营商环境的重塑。
2024年,惠山全面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兑现产业扶持类资金3.51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减税降费退棁28.37亿元,企业协调解决融资需求206.68亿元,蝉联省“金融生态优秀区”。深化“放管服”改革,11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公司变更”等25个事项实现“全区通办”,新增市场主体1.04万家、“四上”企业238家。
一手是改革,另一手便是开放。
盐泰锡常宜铁路的开工,让惠山城铁站作为无锡唯一一座“通达东西,链接南北”的十字枢纽,将成为无锡链接长三角的又一重要“窗口”。依托这一枢纽,量子感知产业园、万寿湖集成电路小镇、无锡长三角一体化产学研合作园区、未来健康科技产业园等载体汇聚创新要素,助力区域科创能级跃升。
从长三角一体化到链接全球,惠山正行走更远。
无人机运送水蜜桃
当天采摘、当天运输,专人“7×24小时”预约查验,保障水蜜桃优“鲜”出海。去年7月8日上午9点,400盒经无锡海关检验检疫合格的水蜜桃顺利装机飞往新加坡。
“香飘”世界的惠山,2024年的“开放成绩单”格外亮眼:无锡西站线上平台正式运营,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成投用,“中吉乌”国际铁公联运新通道开通。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威埃姆入选省外资总部企业培育库,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规模达346亿元、创历史新高。
当惠山经开区完成空间重塑,当“十字枢纽”贯通南北,当水蜜桃香飘海外,这片土地正书写着“脱胎换骨”最生动的实景。
暖心惠山的“桃醉模式”
春风一渡,阳山万亩桃花便如约苏醒,一场跨越国界的“桃花之约”也随着拉开序幕。3月26日,惠山区组织开展2025国际友人走进“江南桃花源”活动。面对连片的桃花林,在乡村咖啡店喝一杯浓郁的咖啡;在桃陌派对空间,聆听和感受乡村振兴背景下,山南头农文商旅各类业态发展的强劲动能;在众象美术馆等艺术空间,感受年轻艺术家的锻铜錾刻带来的视觉震撼……百余名中外嘉宾徜徉于桃花映照下的“惠山之美”。
美好春日的背后,是“共同富裕”的深层命题,是这座城市的暖心答卷。
阳山水蜜桃不仅是“舌尖上的甜蜜”,更是惠山人与土地共生的纽带。而今,以阳山水蜜桃为核心的产业链产值超过20亿元,衍生出的桃胶面膜、蜜桃啤酒、文创IP等高附加值产品或业态,让“一产独大”升级为“三产融合”的就业蓄水池。
阳山的实践,正是惠山区就业版图的缩影。2024年,惠山共新增城镇就业1.48万人,其中,“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更是亮相央视《焦点访谈》。
在这里,共同富裕的底色,是让每个人都能在春风里找到自己的花期。
漫步惠山街头,老小区去年加装的106台电梯、AI阻车器守护的住宅安全、21个公园游园及口袋公园点缀的绿意,勾勒出“15分钟生活圈”的温馨画面。乡野间,“美丽农居”建设已经广域铺开,其中,桃源村以“土地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模式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玉祁街道的“稻田画”持续上新,成为惠山乡村振兴一抹别致的景色。
更值得关注的是,惠山在去年率先完成医共体三大中心建设,堰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跻身全国百强,保障“病有良医”;省锡中“钱学森班”揭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通过省级验收,让“学有所教”从承诺变为现实。这些细节如同散落的桃瓣,点缀出独具惠山特色的幸福图景。
如果说物质富裕是根基,那么惠山正用文体旅融合浇灌精神共富之花。
3月30日上午8时,随着发令枪响起,2025惠山文商旅集团阳山半程马拉松赛激情开场。7000名跑友从桃心小岛起步,在烂漫的桃花与秀丽的田园风光中挑战自我,也让这座江南小城跃动起青春活力。
在这里,共同富裕不仅是收入数字的增长,更是诗意生活方式的全民共享。
从一株桃树的生长到一座城市的绽放,暖心惠山正打开“桃醉模式”:它以产业升级筑牢共富根基,用民生“微实事”温暖万家灯火,更以文化浸润滋养精神家园。当阳山的桃花年复一年盛开,这座城市的答案愈发清晰——共同富裕,从来不是宏大叙事,而是让每一份期待都能在春天找到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