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聚首睢宁解码“一颗西瓜”的产业升级密码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站内

专家聚首睢宁解码“一颗西瓜”的产业升级密码

4月8日,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淮安综合试验站睢宁观摩交流会在睢宁举行。相关领域专家、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约60人齐聚睢宁县田间,品鉴早熟西瓜新品种,共同见证“瓜-瓜-稻”生态轮作模式创新成果,为“西瓜之乡”睢宁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专家观摩“瓜-瓜-稻”生态轮作模式。王玲平 摄

专家观摩“瓜-瓜-稻”生态轮作模式。王玲平 摄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淮安综合试验站培育的12个西瓜新品种迎来了丰收季。翠绿的瓜蔓间垂挂着累累硕果,从皮薄脆甜的“苏梦5号”到糖度超13.5%的“京嘉301”,专家们品鉴后连连赞叹:“这些品种兼具抗病性与商品性,代表着设施栽培品种特性的新高度。”

所谓“瓜-瓜-稻”生态轮作模式,就是春季西瓜采收后,智能水肥系统无缝切换至水稻种植模式,配合秸秆全量还田、生物防虫等技术,实现“一田三收”的效益突破,真正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在实处。“这是对中央一号文件‘农业绿色发展’要求的生动实践。”国家西甜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许勇对睢宁的创新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专家品鉴各品种西瓜。王玲平 摄

专家品鉴各品种西瓜。王玲平 摄

作为江苏省重要的西瓜生产基地,睢宁全年累计播种10.2万亩西瓜,2024年西瓜总产量达37万吨,产值突破16亿元。“我们的目标是以科技助力西瓜‘早优协同’,即让西瓜提早上市同时保证品质。”睢宁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研究员毛海艳在座谈会上表示,睢宁县地理位置优越,农户创新采用钢架大棚“七膜”即“三层大膜+三层小拱棚+一层地膜”进行早熟栽培,选用耐低温耐弱光性、植株长势稳健、不易徒长、易坐果、果实膨大快、抗病、耐贮运、外在和内在品质好的优良品种,最早11月底移栽,次年2月底陆续上市。

交流会现场。王玲平 摄

交流会现场。王玲平 摄

观摩结束后,与会人员围绕睢宁县西瓜产业的问题、科技需求、模式创新以及成果落地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许勇带来了精彩分享,他强调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提出“稳定信心、规范资本与行政;发挥长板效应、推动全产业链融合;以机换人降低成本、坚守品质品牌;优质优价、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性发展”的建议,为睢宁西瓜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