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的大龙湖畔,塔吊林立的工地与车水马龙的商圈交织成发展进行曲。4月16日召开的云龙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一组跃动的数字揭开发展密码:1%的土地贡献全市5%的GDP,投资强度连续五年主城区居首,力争今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个……
这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誓师大会”,用2小时密集释放云龙拼抢发展的强烈信号——从“稳”的基底到“进”的动能,从“量”的突破到“质”的跃升,“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云龙正以“城区经济争先进位”的冲锋姿态,为徐州冲刺万亿之城注入核心动能。
一
过去一年,云龙人用汗水换来好成绩。地区生产总值跨越500亿元门槛,固投、限上零售额、财税贡献三大指标主城区“三连冠”,更令人振奋的是,云龙与经济强区丹徒的GDP差距仅剩6.9亿元。
表彰环节,云龙各经济主战场的“战报”次第呈现:
彭城街道,以“彭城七里”历史文脉更新撬动文旅消费,贡献全区近三成服务业税收;
汉风街道,扛起“功能核心”担当,“人产城”融合模式成全区样板;
黄山街道,引进盒马鲜生首店,单店引流超百万人次,东部商圈焕发新活力;
骆驼山街道,新增限上“大个体”20家、数量全区第一;
……
“每个数据都是拼出来的!”子房街道党工委书记在交流发言时举起招商日志:为促成抖音头部MCN机构——红鹦鹉传媒强势入驻,实现火车站区提档升级,招商团队多次赴该公司在山东滕州的总部考察,最终以“定制化政策+全链条服务”打动企业。“楼宇闲置去化完成率达183%,规上服务业增速冲到全区第一,拼的就是这股韧劲。”
二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交汇点,云龙区的选择清醒而果决:左手托起现代服务业,右手攥紧都市型工业。
金融服务中心的观景平台,成为这场产业变革的最佳注脚。向东望去,德基广场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繁荣与活力;向西俯瞰,云龙科技谷里,简智科技的“人工智能+制造”正在专注制药过程分析检测(PAT)装备研发。这种“顶天立地”的产业布局,恰似云龙经济的“任督二脉”——
现代服务业“攀高逐新”。当“首店经济”成为各地竞逐的赛道,云龙却把目光投向更深处。预计年底开业运营的德基广场,引入的不仅是顶奢品牌,更将以“首进品牌超150家”的强势阵容,推动城市能级跃升与消费格局重构;大龙湖金鹰项目,集生活、社交、娱乐、服务于一体,将成为徐州打造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强劲引擎。打造“热带雨林式”产业新生态,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勃发奔涌。
都市工业“向新而行”。在云龙经开区,聚昕创纬智能科技产业园项目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施工,运输车往来穿梭。作为项目的最大亮点,这里是区域首个以M0新型产业用地(即“都市型工业用地”)开发建设的园区。站在园区制高点向北远眺,金融服务中心高楼林立,大龙湖畔风光旖旎。这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而是“产城人”融合的共同体。
三
2025年,云龙区将“争先创优”的发力点锚定经济主战场,以“政策争抢、消费挖潜、项目攻坚”三箭齐发,推动“小体格”迸发“大能量”。
——对政策,全力争取、加快落地。进一步增强抓机遇、抢政策、争项目的行动自觉,推动各项利好政策最快速度在云龙落地见效。
——对消费,大力提振、深挖潜能。持续抓好消费提质扩容和文旅融合,大力发展演出、赛事等流量经济,以丰富品质化消费供给来挖掘需求增长点。
——对项目,紧盯抓牢、扭住不放。深化开展“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年”行动,围绕“主导产业有首位度、新兴产业有辨识度”目标,紧扣时间节点、倒排目标进度,以项目之“稳”支撑经济之“进”。
暮色渐深,大龙湖北岸灯火璀璨,金融服务中心的9座地标高楼组成的超5.5万平方米的巨型LED屏幕,映照出一幅幅繁华图景。户部山(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灯光五彩斑斓,游客人声鼎沸,德基广场的塔吊光束划破夜空——这片1%的土地上,云龙人正在创造100%的拼搏奇迹。
拼,是云龙最嘹亮的冲锋号;拼,是云龙干部最鲜亮的底色。在这场高质量发展的竞速赛中,云龙以“争”的斗志、“抢”的魄力、“闯”的锐气,在徐州万亿之城版图上刻下鲜明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