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扬州市委书记的三重“迫切”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站内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扬州市委书记的三重“迫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千年后,李白笔下的盛景依然在运河之畔延续。2025年4月18日,2025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开幕式在古运河畔的运河三湾酒店启幕,

在大会致辞环节,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新老朋友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随后他表示,今天的扬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高质量项目、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平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和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创新型企业深入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紧抓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

据了解,开幕式之外,今年“烟花三月”节期间将举办15场重点经贸活动、6场重点文体旅活动。包括了百家商会扬州行、百名外交官看扬州、海外“侨资侨智”扬州行等活动。期间还将举办“科创景区 智向未来”——2025扬州瘦西湖招商推介会、“中国美业港”杭集高新区产业推介会、航空产业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等多场活动。

这座曾被誉为“中国运河第一城”的城市,如今正以一场融汇古典诗意与现代发展的盛会,书写着“诗与远方”的新篇章。

图片

需求清单 产业突围

细看此次开幕式上,市委书记提的三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不仅是一份城市发展的“需求清单”,更是一幅解码扬州产业突围的战略地图。对于项目、人才、平台的需求,实则是扬州对产业能级跃升的迫切渴望。

王进健表示,当前扬州正紧扣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经济总量超8200亿元、工业开票突破1万亿元的“681”目标努力奋斗,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

近些年,扬州发展成果显著,从数据来看,“十四五”以来,扬州地区生产总值从6013亿元增长至7800亿元左右。

过去一年,扬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高于省均、快于全国,工业开票销售跨过9000亿元大关。其中,新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28个、同比增长67%,新获批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65家,入选国家5G工厂13家、入选数全国第三,新引进科技型企业1027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00家,

今年扬州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将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机制,33个列省、603个市级重大项目力争上半年全部开工,全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1600亿元以上。

此外,扬州还将实施专业产业园区建设行动,重点打造航空、光储充等40个专业园区,加快招引数字经济项目,新增规上数字经济企业300家以上,开展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梯度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增“智改数转网联”标杆企业100家,落实新一轮宁镇扬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扬州化工园区与南京江北新区新材料科技园合作,加快建设中江科创中心、宁仪大学生创业园。

扬州正以历史文化名城和产业科创名城的“双城记”,书写新时代的“广陵散”。

图片

亿元奖励 招募人才

“扬州既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也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地方实践的新图景。”

活动现场扬州市长潘国强详细介绍了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表示,衷心期待各位嘉宾在扬州踏上创业路、拓宽合作路、走出成功路,与扬州携手共享“好地方”、共创“好未来”。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活动现场发布了扬州“人才政策4.0”,构建包括1部人才新政16条、3部产业人才专项政策、N部配套实施细则在内的“1+3+N”政策体系。顶格支持顶尖人才,创业类最高1亿元、创新类最高5000万元综合资助;大力扶持创业创新,团队和人才分别最高1000万元、500万元资助;重点鼓励联合攻关,最高500万元资助。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传说,在当代被赋予新内涵。

据介绍,青年人才“来扬回扬留扬”补贴年限延伸至毕业5年内,博士人才补贴年龄放宽至40周岁,人才购房最高200万元“安家券”。培养或引进国家级人才,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给予“613”产业重点企业引才奖励,最高200万元;企业全职引进博士资助提高至20万元;博士后工作站每引进1人,给予15万元补助;鼓励机构和个人引才荐才,每引1人最高奖励50万元。建立10个5000名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5.35万套人才公寓、19家青年人才驿站“2周免费住、3年补贴住、应需优享住”;解决子女入学、人才安居、就医保障、交通出行、文体消费等“关键小事”,持续营造“追梦来扬 州到爱才”的良好生态。

此刻的扬州正以“古典诗意”与“现代政策”的双重魅力,重塑人才竞争新优势。

图片

优化营商 企业友好

多年来,扬州坚持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头号改革工程”,连续5年以“营商环境”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久久为功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作为“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今年扬州的“新春第一会”上王进健表示,“我们将努力给企业家带来信心、给创业者带来动力、给人民群众带来便利。”

“天下玉,扬州工”,这句古语道出扬州匠人对极致的追求。而今,这种精神升华为“企业友好型城市”的品牌内核。

活动现场,播放了扬州“企业友好型城市”营商环境特色品牌宣传片。

如何建立企业友好型城市:今年扬州的“2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小切口、量化式、可感知的政策举措。其中,在全力打造营商环境特色品牌方面,提出深入推进“信用扬州”“免证扬州”“效率扬州”建设。

扬州将重点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执法监管“包容审慎”、企业人才“双向奔赴”、普惠金融“增量扩面”、政务服务“数智转型”等。同时,围绕推动政策举措落地,重点加强组织实施、评价监测、宣传推介,在全省率先提出建立“无感监测”系统,实现营商环境全过程、全周期可感可及。

良好的营商成为撬动发展的“硬杠杆”。扬州以节为媒聚人气、以气聚财促发展!以"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为例,自1999年首届成功创办以来,该活动已连续举办23届。据悉,本届活动期间扬州落实新签约亿元以上正式合同重大产业项目789个。

当“绿杨城郭”遇上“万亿俱乐部”目标,当“二分明月”映照“元宇宙星空”,这座千年古城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传统与现代的激荡中,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正如王进健所期许的:“让所有投资者和创新者在扬州发展放心、安心、舒心”。这或许正是扬州从“诗画江南”迈向“产业标杆”的最强宣言。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