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量激活“企”动力!解读牌楼街道招商引资的双赢密码
江苏
江苏 > 徐州 > 企业 > 正文
站内

“政”能量激活“企”动力!解读牌楼街道招商引资的双赢密码

仲春时节,生机盎然。徐州市鼓楼区半导体产业园内,万校互联的开业花篮尚未褪色,这家智能教育新平台已在两个半月内招募到1500多家代理商,业务版图覆盖全国各个省份,预计年底代理商规模将突破万家。

三珍斋土特产旗舰店紧锣密鼓选址布局,用首店经济点亮消费新图景,大健康与低空经济产业链展现强劲增长势头……在面积不足5平方公里的牌楼街道,这场由“政策磁场”与“服务暖流”共同催生的招商成果,正勾勒出主城区产业升级的生动图景。

“从考察五六个园区到选定半导体产业园,街道招商团队的专业度让我们确信这里就是最佳选择。”江苏万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朱雪峰的话语,道出了企业连续7年扎根牌楼的深层原因。

地处主城区的鼓楼区牌楼街道寸土寸金,发展产业的载体资源算不上丰富。目前,除了睿商龙湖现代商务产业园,就是君盛广场和中山国际两处楼宇,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智慧医疗科技产业园正在验收。

当主城区发展面临“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空间局限,牌楼街道创造性地提出“全域招商”理念——跳出4.6平方公里的物理边界,将招商触角延伸至全区乃至全市优质载体。上个月,大唐无人机科普教育基地在云创科技园南侧的黄金街角投入运营,借势“眼球经济”形成产业地标。

低空经济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继大唐无人机落户后,牌楼街道又开始对接北京宁华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试图打造低空经济生态圈。

为进一步拓宽“朋友圈”招商渠道,街道构建了立体化多元招商网络,通过11家商会、协会链接更多优质资源,精准匹配相关企业,实现政企双向奔赴、互利共赢。

聚焦辖区内的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链群,牌楼街道运用“链式思维”以商招商。围绕新健康医院、美的智慧家居等企业招引上下游龙头型、配套型企业,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串”的葡萄效应。依托新健康医院,今年以来引进了“养之厚”等大健康产业20多家,预计产生税源超100万元,“以商引商、以链强链”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徐州三珍斋土特产是一家生产“徐州老八样”的本土企业,一直以家庭作坊模式运营,通过自有渠道供货,年产值500万元左右。如今在牌楼街道的全程护航下,即将迎来华丽转身。

“牌楼街道招商人员陪同我多次考察选址,最终将旗舰店位置定于彭城七里历史文脉线上,这也符合我们三珍斋的产品调性。”企业负责人王衍松感慨,3月中旬接触,3月下旬落户牌楼,4月初协助选址,“牌楼效率”令人惊叹。“街道帮我们规划了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今后将紧抓徐州旅游的流量,向多元化零售终端发展,着力开发两汉文化主题的IP产品,为来徐州旅游的‘特种兵’提供更多选择。”

这种“全生命周期服务”,在江苏万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中体现得更为具象:装修期突发玻璃幕墙安全隐患,街道第一时间协调物业完成修缮;面对银行开户额度瓶颈,街道及时促成银企对接;得知员工就餐不便,工作人员跑遍周边3公里,最终确定了定点配餐企业。

从招商、签约、落户到运营,牌楼对企业始终践行“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承诺。街道在鼓楼区率先成立招商专班,以“1(1位分管班子成员)+3(3位招商专员)”的形式,构建起“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用“保姆式”服务破解企业全链条痛点,让每个落户项目都成为招商的“活广告”。

税源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考量因素。在税源培育的战场上,牌楼实施“存量深耕+增量突破”双轮驱动策略,对135家重点税源企业实施班子成员包挂制,为531家成长型企业配备专属服务管家,确保责任到人、包挂到位。

这种“一对一”的精准滴灌,让老企业迸发出新活力:京师环宇等早期落户企业,如今已成长为行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在增量招引上,街道锚定总部经济,一季度新引进企业中总部型占比达50%,税收同比增长25%,税源“强磁场”效应持续显现。

当集聚89家关联企业的大健康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当大唐无人机科普教育基地的无人机开始编队试飞,当三珍斋等企业的首店经济蓄势待发,这片位于鼓楼区“心脏”位置的土地正在上演着“寸土寸金”的价值跃升。

从空间破局到产业成链,从政策创新到服务升级,牌楼街道的招商实践,为城市核心区高质量发展书写了生动注脚——当政府服务成为最优营商环境,当企业成长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每一寸土地都能生长出无限可能。如今的牌楼街道,正以“葡萄串效应”串联起产业珍珠,用“全生命周期服务”编织着发展蓝图。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