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至26日“江苏爱鸟周”振翅而来
黄海之滨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丹顶鹤掠过滩涂霞光
勺嘴鹬轻点湿地涟漪
万千羽翼在盐城的天空写下诗行
这里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的
“国际客厅”
是麋鹿与珍禽共舞的天然秘境
......
4月19日
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
发布《盐城市鸟类名录3.0》(2024版)
截至2025年2月
盐城市野生鸟类记录共计23目73科447种
占全国鸟类种数的29.48%
其中,雀形目鸟类33科185种
非雀形目22目40科262种
包括水鸟12目26科187种
栗耳短脚鹎 刘彬 摄
相较于《盐城市鸟类名录2.0》(2023版),2024版盐城鸟类名录新增鸟类5种,包括栗耳短脚鹎(大丰沿海)、凤头鹰(盐渎公园)、赤颈鸫(大丰沿海)、宝兴歌鸫(大丰沿海)、环颈潜鸭( 射阳沿海),其中凤头鹰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近三年盐城新增鸟类共计11种。鸟类名录的发布,既为政府制定保护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又赋能观鸟经济与自然教育产业发展,实现生态价值向社会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凤头鹰 徐行 摄
赤颈鸫 徐加洪 摄
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种在盐城黄海湿地“打卡”亮相,展现了盐城生态资源的多样性,也是生态保护成效的鲜活印证。截至目前,盐城市累计记录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10种,包括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8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82种;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受胁鸟类38种,包括极危鸟种5种,濒危鸟种10种,易危鸟种23种。
宝兴歌鸫 黄巍摄
左为环颈潜鸭雄鸟,右为红头潜鸭雄鸟 吕立中 摄
前几天
《2024—2025年盐城市遗产地越冬鸟类调查报告》也正式发布
本次调查共记录越冬鸟类126种
丹顶鹤、东方白鹳等旗舰物种的稳定分布
23种IUCN受胁物种的存续
印证了盐城市作为
全球生物多样性关键节点的地位
三月、四月是候鸟北归的时候,冬候鸟陆续离开盐城,踏上返回北方繁殖地的迁徙之路。为了解全市冬季鸟类的种类和数量,掌握其分布热点地区,调查越冬鸟类栖息的威胁因素,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成立6个调查组,历时两个月对全市遗产地越冬候鸟进行全面调查,为鸟类保护、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管理依据。
调查样地设置在盐城市沿海遗产地区域,涵盖滩涂、河口、农田、林地等多种生境。本次调查共记录越冬鸟类16目39科126种,数量为136123只,涵盖鸻形目、雁形目、鲣鸟目等优势类群。
🦅从目级分类看,鲣鸟目和雁形目占总个体数73.03%,成为数量最庞大的类群。
🦅从个体数量看,普通鸬鹚、豆雁、反嘴鹬、白骨顶、翘鼻麻鸭构成前五大优势种,合计占总个体数68.2%,显示湿地生态系统对集群性水鸟的超强承载力。
🦅从科级水平看,数量排名前五的科为鸬鹚科、鸭科、反嘴鹬科、秧鸡科和鹤科,合计占总个体数89.0%,显示群落结构高度集中。
盐城滨海湿地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的核心枢纽本次越冬鸟类调查揭示了其生态功能的独特性和保护紧迫性
其中水鸟占据绝对优势雁形目、鸻形目与鹈形目等庞大种群映射出鱼类、底栖生物等资源的高度富集为鸟类的生存和越冬提供保障反嘴鹬科、鹬科的高数量凸显盐城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中的关键地位
本次调查中记录到全球受胁物种,其中记录23种IUCN濒危等级物种,包括极危(CR)物种青头潜鸭、白鹤;东方白鹳、黑脸琵鹭、大杓鹬、鸿雁、蒙古沙鸻等濒危(EN)物种。
调查中共记录丹顶鹤越冬种群542只,说明盐城滩涂湿地对其生存和越冬具有不可替代性。
记录东方白鹳449只,创历史新高;记录白琵鹭670只的庞大种群集中于潮沟交汇处;反嘴鹬以10112只成为盐城滩涂湿地最具优势的鸻鹬类物种;记录黑嘴鸥164只,盐蒿地是黑嘴鸥的理想栖息地,这里不仅成为它们不可或缺的重要中转站,更是全球三大繁殖地之一。
爱鸟不仅是“一周”的热度更是每一天的微小行动从今天起做鸟类的友好邻居吧
来源:盐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