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初代表:一条建议助推1.6万学生享“冬暖夏凉”
江苏
江苏 > 无锡 > 正文
站内

陈发初代表:一条建议助推1.6万学生享“冬暖夏凉”

天气渐热,江苏省宜兴市370个中小学校教室都安装上了空调,连续六届担任宜兴市人大代表陈发初的一条建议,助推16000多名学生享受到“冬暖夏凉”的学习环境。

在宜兴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前,市人大张渚代表小组组织会前视察和调研,为在人代会上提出建议和大会审议作准备。在调研中发现全市还有一些镇街的中小学校教室尚未普及空调,有的即使安装了空调也没有正常使用的情况,触动了陈发初代表敏感的神经。在人大代表联络站“132找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日时,也有群众反映酷暑期间教室里“热得受不了”。带着这个问题,他先后来到张渚高级中学、桃溪中学、张渚小学等学校,召开由校长、教师、家长、学生参加的座谈会。“四五十人一个教室,大热天吊扇根本不顶用”“教室闷热影响学生情绪和教学效果”“一到高温,我家孩子容易中暑,身上长满痱子”。陈发初代表从大家的言语中能感觉到学校教室安装空调的迫切和期待。

陈发初代表来到市教育局持证视察,进一步了解全市中小学校已经安装空调、尚未安装空调、安装空调后未能正常使用等情况。据统计全市还有 370 个中小学教室没有安装空调,涉及到16000 多名学生。他继续走访相关部门得到的答案是,全市学校教室空调安装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面临学校线路负荷、设备购置资金投入大等问题,摆出客观原因和落实难度。陈发初代表发问道:“你们办公室如果没有空调会怎么做?”“为民办实事就是口头上说说吗?”“看着稚嫩孩子们受苦心里不难受吗?”陈发初代表认为,中小学校教室安装空调是群众反映的热点、痛点、堵点问题。作为人大代表,不仅要反映民意,为民代言,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盼头”。他凭着“执拗”的韧劲,“紧盯不放”。他通过掌握第一手资料,经过梳理整理后撰写成《关于完善全市中小学教室安装空调及合理制定空调使用制度的建议》,在市人代会上书面提出。在代表联组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时,他还就这个话题,作了专题发言。他先是报出了从气象部门获得的一连串数字,可以清晰地窥见到近10年来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数值,特别是9月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他说,中国气象学上日最高气温达35度以上,则称之为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达40度以上,为高温红色预警。近年来,宜兴极端天气频出,夏天日最高温度达到过41.3度,持续时间长,作为一个成年人都无法在如此环境下全身心投入工作,试想孩子们如何能在此环境下认真听老师讲课。在此高温下,风扇根本满足不了降温需求,孩子们容易缺氧、中暑,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也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从为民办实事、关爱青少年的角度出发,挤出资金合理分配,分批分次为中小学校教室安装空调,对已经安装空调的教室要恢复正常使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重点督办建议是推动代表建议办理落实的制度性安排,人代会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把综合性强、涉及面广、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学校教室安装空调”建议作为重点督办建议,建立完善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专委会归口督办、代表工委跟踪督办、人大代表参与督办、市政府分管领导领办、承办单位领导负责落实的“大督办”机制,要求承办部门落实职责、人员、时限“三定要求”。市政府分管领导和教育局等相关部门通过调研论证后,建议将“空调进教室”列为政府实事工程,做到“能装尽装”。市人大常委会要求“特事特办,能快尽快”,争取利用暑期放假期间安装到位,9月开学可以使用。在分管副市长的统筹和协调下,由市教育、财政、电力等部门商讨解决用电负荷、器材采购、招标集采、资金保障等事宜,积极寻求有效解决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做到摸清家底、搞好测算、制定方案、分期实施、全盘统筹、通力配合。市人大常委会打造代表建议督办闭环模式,通过听取汇报、走访群众、现场视察、回头查看等履职手段跟踪问效,推动“空调进教室”。陈发初代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执念,通过电话询问、实地巡看、访问学生等方式查询进度和落实效果。“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分管领导协调办理、承办单位积极办理,多个部门协助办理,人大机关跟踪办理,经过半年时间紧锣密鼓的工作,在提出建议的当年370个学校教室都安装上了空调,实现了全市中小学校空调“全覆盖”“全使用”。在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建议征询函”上,陈发初代表在满意栏里打“√”,对推进速度和落实程度表示满意。最近,在组织代表视察时,张渚高级中学校长徐荣生说:“空调进教室保证了教学正常有序、保证了教学质量、保证了师生健康,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张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教学环境改善了,学生情绪安定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