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一份名为《太仓市关于加快集聚青年人才的十条措施》的文件新鲜出炉。
这座以“德企之乡”“上海下一站”闻名的江南小城,再次以“全国首创”的魄力站上风口——首次考察补贴、城市体验礼遇、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每一项政策都像一块磁石,精准吸附着青年人才的注意力。
有人问:为何是太仓?这座面积仅810平方公里的江南小城,凭什么连续多年稳坐“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又为何能吸引超550家德企扎根、25万人才“用脚投票”?
答案或许藏在它的基因里:用“敢为人先”的政策创新,兑现“才聚太仓更幸福”的承诺。
政策“破冰”——“全国首创”背后的诚意与逻辑
当大多数城市还在用“租房补贴”“落户奖励”争夺人才时,太仓已悄然开辟新赛道——“为人才花钱之前,先为他们的好奇心买单”。
首创一:首次考察补贴——用300元撬动“第一眼缘分”
“来太仓看看,路费我出!”这份豪气背后是精准洞察:青年人才选择一座城市,本质是一场“双向盲选”。太仓将“考察成本”转化为城市邀约:长三角地区人才补贴300元,其他地区500元,只需一张车票、一张与企业门牌的合影,补贴秒到微信钱包。这看似微小的投入,实则是“流量入口”——截至2024年,太仓已向超1.2万人发放考察补贴,其中不少人才最终选择留下。
首创二:城市体验礼遇——把“幸福感”量化成1880元
滑雪票、卡丁车、德国餐厅双人套餐……这不是旅游攻略,而是太仓给新就业青年的“入职伴手礼”。价值1880元的“城市体验体遇大礼包”,将文旅消费与人才服务深度融合。政策设计者深谙Z世代心理:留住人才,首先要让他们爱上这座城市的生活肌理。在太仓创业,既有政策红利,也有滑雪场上的酣畅淋漓。
首创三:人才评价“去标签化”——谁用人,谁说了算
打破唯学历、论文、职称的传统框架,太仓推出“人才特贴”计划:企业自主认定青年人才,年薪15万以上即可获最高15万元补贴,并纳入D类人才目录,享受子女教育、公积金提额等福利。这种“放权给市场”的魄力,对于那些虽无显赫学术头衔,但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战派”而言,有着强烈吸引力。
产业与人才“共舞”——小城的“高精尖”突围战
政策创新的另一面,是太仓对“产才融合”的极致追求。当别人还在拼补贴额度时,它已用“产业链”为人才搭建主场。
西工大太仓校区的落地,驱动这座“德企之乡”勇闯航空航天赛道。政策中“首年生活补贴”对航空航天人才倾斜(博士可达10万元),正是为了承接高校科研转化。如今,太仓95%的领军人才集中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引进一个团队、催生一个集群”的链式反应。
550余家德企的集聚,催生了全国独有的“AHK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政策中“人才房票”专门为持证技能人才预留通道,背后是太仓的野心——将德国“工匠精神”与中国“青年创客”结合。对于德企而言,这里既能找到媲美德国技工学校的毕业生,也有敢想敢闯的年轻创业者,这种混搭生态独一无二。
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演进的今天,“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是独居太仓特色的人才战略。政策中“首年生活补贴”对西北工业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毕业生加倍支持,暗合太仓打造“长三角大学生创新创业首选地”的布局。数据显示,在太仓市创业类领军人才中,很多来自上海,仅2024年度第一批本级领军,就有15个沪上优质项目获评,占同期立项总数48.38%。这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姿态,让太仓成为沪上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佳试验田”。
从“政策洼地”到“生态高地”——场服务体系的革命
如果说政策是“引才鱼竿”,那么服务生态就是“养鱼池塘”。太仓的聪明之处在于:把人才服务做成“系统工程”,让每个环节都透露出“用户思维”。
政策中“打造青年人才社区”绝非简单建公寓,而是重构社交场景:共享自习室、主题沙龙吧、主理人社群……这些设计直击青年“城市孤独症”的痛点。2024年新建的3064套人才公寓,更配备“滑雪体验券”“消费补贴券”,将生活服务转化为情感连接。
“人才创新创业一件事”平台的上线,彻底告别“政策不知晓、补贴不会领”的尴尬。线上即可“一键匹配”租房补贴、房票申领等众多需求……这种“不打扰”的智慧服务,让人才感受“被重视”而非“被管理”。
太仓厚待人才,人才反哺这块创业沃土。数据显示,太仓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020年的840家增加到2024年的1843家,增长119%;截至目前,太仓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2024年太仓获评的3家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均为人才企业,7家省潜在独角兽企业中6家为人才企业。
当许多城市还在用“给钱给房”内卷时,太仓已参透人才竞争的本质:青年选择一座城,不是选择一份补贴,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成长生态、一场价值共鸣。
从全国首创的“考察补贴”,到颠覆传统的评价机制;从“上海下一站”的区位借力,到“德企之乡”的产才融合;从青年社区的社群运营,到数字服务的无感体验……太仓用一套“组合拳”证明:小城也能打造人才“强磁场”。
天下英才,择热土而栖。而太仓在做的,就是让这片热土永远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