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消息,紧随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之后,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将于4月24日至26日在无锡市举办,上演一场机器人版“武林大会”。
据悉,本次活动环节包括开幕式、竞赛展示、嘉年华、主题会议等。竞赛项目包括竞技赛和应用赛,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家相关企业报名参加。
竞技赛将重点展示参赛团队机器人的智能性、运动规划、本体设计等能力,从多维度展现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技术成果及综合能力。展示项目主要包括:竞速跑、越野跑、足球、篮球、舞蹈等。
解读:“4月,将进入人工智能的无锡时刻。”不久前,无锡媒体高调“剧透”。
就在近日,无锡《市政府关于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的政策意见》对外发布,定下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的新目标。
另据当地媒体此前披露,4月下旬,无锡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将举办,同期还将举办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展;4月末,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和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无锡站)活动将举行。“一会一展一赛一行”,敲响无锡加速“人工智能时刻”的密集鼓点。
当前,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着全球竞争格局,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产业赛道。打造“人工智能+”标杆城市,无锡底气来自哪里?
实际上,无锡的实力不容小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无锡拥有人工智能产业列统规上企业356家,2024年营业收入2075.5亿元、同比增长12.6%,集聚50余家人形机器人核心企业。
无锡对此亦寄予厚望。今年2月,无锡市委召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座谈会。会上强调,全市上下要将人工智能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头雁工程”,推动无锡人工智能产业加速成势集群,加快成为现代产业新支柱。
瞄准人工智能产业,无锡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有着深厚的产业基础。
众所周知,无锡汽车零部件产业发达,一个形象说法是,“把无锡生产的所有零部件组装起来,就是一台整车”。而在无锡市工信局人士看来,“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和汽车产业具有高度相似性,无锡的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可以平替‘换道’”。
此外,无锡作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拥有显著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优势。在创新领域,无锡也在不断蓄力——2015年至2024年间,无锡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申请总量572件,发明专利授权率达57%,在江苏省内与南京并列第一。
如今,无锡已然准备加速狂奔。近日公布的《无锡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将具身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大模型、关键零部件作为无锡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重点,目标三年内产业规模超300亿元、产业集群企业增至200家、打造不少于300个典型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