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
一季度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2416.9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9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107.2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1287.7亿元,增长6.0%。
农业生产稳中提质
主要农产品增势良好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3%。
春耕备耕有序推进,夏粮面积稳中有增。
一季度,全市生猪出栏8.6万头,同比增长57.1%;家禽出栏668.4万只,增长1.7%。
一季度,全市茶叶产量增长5.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1.3%。
工业生产稳中有进
先进制造业引领增长
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
规上工业34个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73.5%。
七大主要行业产值“五升二降”,其中电子、机械、生物医药等行业分别增长11.4%、7.8%和7.0%。
高技术制造业企业产值增长14.7%,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36.9%。
新能源领域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新能源整车、动力及储能电池产值分别增长13.3%、16.5%。
投资运行总体平稳
工业投资拉动有力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长10.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5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
工业投资增长12.7%,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2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下降10.4%。
分领域看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8.5%,占全市投资比重为18.7%,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6.7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活力增强
政策红利深度释放
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3亿元,同比增长5.2%。
基本生活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粮油食品类和饮料类分别增长14.1%、13.1%;
以旧换新类商品加速增长,全市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8.3%、45.8%和23.6%。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35.2%,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2.4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量增质升
贸易结构持续改善
一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836.8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出口总额682.1亿元,增长16.7%;进口总额154.7亿元,下降1.8%。
从贸易方式看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4.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85.4%,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从贸易主体看
民营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实现进出口增长19.1%,占全市进出口的比重为62.2%。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金融运行持续稳健
一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6.1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税收收入190.5亿元,增长2.6%,税收占比达84.3%。截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533.4亿元,同比增长6.4%;贷款余额19565.6亿元,增长12.2%。
居民消费价格有所下降
工业品价格降幅收窄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累计下降0.3%。八大类商品“三升四降一持平”,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医疗保健类、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6.4%、2.5%和0.3%,交通通信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食品烟酒类价格分别下降2.7%、1.5%、1.0%和0.8%。3月,CPI同比下降0.3%。一季度,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分别下降3.4%和3.3%。3月当月,PPI、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3.2%。
居民收入保持稳定
城乡差距逐步收窄
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44元,同比增长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73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57元,增长5.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增幅快于城镇居民0.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1.484:1,比上年同期缩小0.011。
原标题:增长6.1%!常州最新发布!
来源:常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