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无理挥舞的“关税大棒”,让全球贸易格局面临巨大挑战,而以江苏为代表的外贸强省,则在这轮贸易摩擦中首当其冲。
但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挑战往往也伴随着机遇。如何应该这一轮关税风波,江苏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4月25日出版的《学习时报》,刊发了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的署名文章《 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其中谈到了江苏稳外贸的想法和做法。
文中有一处提法值得关注——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对江苏而言,什么是“自己的事”,又该如何“集中精力办好”?透过信长星的表态,答案已呼之欲出。
什么是“自己的事”?
首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自己的事”。
这里有一个大背景不得不提:4月14日,国新办举行一季度有关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专门“点赞”江苏等7大省市一季度进出口持续增长态势,“实打实起到了挑大梁的作用”。
2024年,江苏全年进出口总额5.62万亿元,规模位列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二位。
作为外贸大省,江苏在全国、全球贸易市场中都处于重要位置,而从二季度开始的外贸市场剧烈波动,势必会让江苏接下来经济向上的难度成倍增长,也会为全国经济运行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承压越大,越需要“顶梁柱”挺身而出,用自身的确定性来有效应对和对冲外部不确定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信长星提到的“自己的事”就是要在稳外贸方面,多做确定的事,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国家发展大局多作贡献,正如信长星所说:“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
如何“集中精力办好”?
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针对“自己的事”,江苏要如何“集中精力办好”?
对此,江苏给出的答案是:坚持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统揽,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外经贸合作。
前者可以视作江苏稳外贸的一条主线。
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这是江苏独一无二的战略价值。
江苏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4月17日,江苏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会上,省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信长星提出要更大力度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以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更大成效,不断拓展共赢发展新空间。
无论是“更大力度”还是“深度融入”,可以看到江苏正在有意识地深化自身优势,力求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后者则指向了江苏稳外贸的具体抓手。
这一点,信长星用三个“进一步”进行阐述:
进一步开拓多元化市场。
进一步创新贸易渠道方式。
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三个“进一步”
一个个来看。
围绕进一步开拓多元化市场,信长星提出要持续开展“江苏优品行全球”行动,并“圈”出了具备深入挖掘潜力的重点新兴市场——东盟、中亚、拉美、非洲。
这实际上也与江苏提出的,要坚持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统揽形成了呼应。
而之所以将这些区域列为重点,概因这些新兴市场构成了江苏稳外贸的基础。2024年,江苏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10.8%,对东盟进出口增长11.2%,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增长7.5%。
要知道,上述三个区域的进出口增速,均超过江苏外贸整体增速(7%),足以见得这些区域旺盛的贸易需求。
在此背后,江苏本土企业做出了极大贡献。专注新型功能纤维生产加工的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去年成功打开印尼市场,出口额达8000万元,全年出口东盟市场超2亿元;江苏关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灵活布局非洲、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仅今年1月在金砖国家出口额就达到446.6万元。
对江苏而言,接下来想要深入开拓多元化市场,需要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多便利条件。
围绕进一步创新贸易渠道方式,信长星将跨境电商视作一张王牌,明确要加大探索力度,深入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带”提质行动,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强海外仓推广应用和共建共享,发挥境外合作园区作用,拓宽中间品出口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近段时间,江苏党政“一把手”密集围绕跨境电商展开调研。
4月21日,信长星在南京调研期间,来到苏豪控股集团国际时尚品牌实验室和品牌中心,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科学布局跨境产业链,创新贸易渠道方式,大力开拓多元化市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再往前的4月7日,江苏省省长许昆林在南京江北新区调研时,专门去了南京江北新区跨境电商产业园,提出要把跨境电商作为外贸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此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曾表示,跨境电商具有效率高、到货快、费用低的独特优势,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是国际贸易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而以敦煌网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眼下在全球市场上热度持续飙升,足以证明其发展潜力。
对江苏而言,需要依托于跨境电商平台,为企业搭建线上出海桥梁,从而开辟进出口新通道。
如果说开拓多元化市场和创新贸易渠道方式,主要偏向于“走出去”,那么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则指的是“引进来”。
事实上,利用外资正是江苏的强项,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已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首位。
在此基础上,江苏还在更加积极主动地吸引外资。
4月3日,信长星会见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首席执行官贾博瑞时,希望飞利浦公司继续深耕江苏,加大研发力度,拓展业务布局。同时,他也明确表示将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携手实现更高水平互利共赢。
对江苏这样一个经济外向型省份而言,想要进一步提升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优势与地位,加强与外资外企的联动,必要且必须。
更重要的是,在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受到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如能在外资利用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突破,同样也会为江苏的发展,带来莫大的信心。
不过,大环境再不好,也有地方发展得好,关键是想不想干成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而这主要取决于“关键少数”的姿态和格局,正如信长星所说:“持续提高各级干部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想问题、抓工作的本领,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堪当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