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南京本土老牌糖企甘汁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汁园”)以一场500万元赔偿金的胜诉判决,为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树立了标杆。这场与“甘甜园”的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历时三年终告落幕,不仅彰显了司法对“傍名牌”行为的严厉打击,也为南京本土企业的创新与坚守提供了有力保障。
37年匠心沉淀:从地方糖厂到行业领军者
甘汁园的前身可追溯至1987年创办的甘汁园糖业,2006年落户南京后逐步发展为国内功能糖领域的领军企业。其创始人蔡铁华因首创益母红糖、姜汁红糖等产品被誉为“功能红糖之父”,企业更参与起草4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2015年注册的“甘汁园”商标及经典红白包装,凭借多年市场深耕已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品质符号。
创始人蔡铁华
多年来,企业持续突破工艺与技术,陆续推出无硫工艺“双碳白糖”、纳米陶瓷膜过滤技术生产的“黄金砂糖”等高端产品,品质超越欧盟标准,覆盖家庭、餐饮及工业全场景需求。
“一字之差”的恶意攀附:商标与包装全面模仿
2020年起,甘甜园实际控制人王某某注册了与“甘汁园”仅一字之差的“甘甜园”商标,并在南京成立同名公司,委托代工生产红糖产品。其包装装潢、商品类型与甘汁园高度相似,甚至在线下商超和电商平台采用相近的广告语(如“我们只做真红糖”),导致消费者难以分辨。甘汁园多次发函协商未果,反遭对方以“商标合法注册”为由拒绝。
甘汁园公司商品(右侧)与被诉方商品(左侧)比对(部分)
2023年,甘甜园更以数十起“质量问题举报”试图打压甘汁园,但抽检结果全部合格,反而强化了甘汁园“质量过硬”的市场口碑。同年6月,甘汁园正式起诉维权。
司法亮剑:驰名商标保护与行业示范意义
南京中院一审认定,“甘汁园”商标在红糖类商品中已达到驰名状态,甘甜园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法院指出,被告从商标文字(“汁”改“甜”)、包装设计到市场布局均存在系统性恶意,其低价策略不仅侵害权利人权益,更扰乱市场秩序。江苏高院二审维持原判,全额支持500万元赔偿请求。
南京知识产权法庭法官刘方辉表示,此案彰显了司法对本土品牌和创新成果的保护决心,“抄袭者省下的是研发成本,透支的却是整个行业的创新土壤”。
企业回应:以品质为盾,坚守37年匠心
甘汁园食品安全总监李素萍坦言:“面对恶意举报,我们反而松了口气,因为产品经得起考验。”她强调,未来将加大打假力度,坚决捍卫品牌权益。
一粒糖的维权之路,折射出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迫切需求。甘汁园的胜诉,既是法律对匠心的守护,更是对市场公平竞争规则的捍卫。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唯有司法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方能熬煮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甜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