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创近年新高!江苏文旅凭实力“出圈”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站内

热度创近年新高!江苏文旅凭实力“出圈”

当南京夫子庙的灯火照亮秦淮河的水波,当苏州园林的古韵与无锡拈花湾的禅意交织,刚刚过去的“五一” 假期,江苏文旅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据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2025年5月1日0时至5日16时),全省纳入监测的644家A级旅游景区、195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75家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含建设单位)和84家博物馆去重后共接待游客3533.02万人次,游客消费总额162.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2%和14.79%。

江苏各处景区、场馆、街区新场景、新业态、新玩法轮番上演,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有效激活城市消费。

银联商务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4天(2025年5月1日0时至4日24时),全省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132.34亿元,同比增长23.64%,占全行业异地消费的39.72%,同比提高6.01个百分点;占全国文旅消费总额的10.87%,持续保持全国第一。

作为春节后首个长线出游高峰,“五一”假期如同一场大考。这份成绩单背后,既有人气爆棚的烟火盛宴,也有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更蕴含着对服务升级与体验创新的深度思考,江苏以全方位的努力,为游客带来了优质的旅游体验,也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化赋能让文物"活"起来

五天长假,向来是各大文博馆争相抢人的“黄金档期”。

今年“五一”假期,江苏各大博物馆纷纷“花式整活”,全省备案博物馆精心筹备179个特展、108项文博研学活动、近300个文旅深度融合项目,75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夜游、市集、表演等“限定玩法”,为游客呈上一场场文化盛宴。

亮眼的数据见证了这场文化狂欢的热度。假期期间,全省博物馆共接待观众531.7万人次,同比增长31.54%;文创收入达2104.53万元,国潮文创备受追捧。其中,南京博物院筹备233场特色活动,12小时精彩不断,预约名额早早告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推出100场社教活动与非遗演出,带观众沉浸式感受运河文化;苏州博物馆延时开放特色展览,吸引众多游客打卡留念。而江苏首次举办的“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在常州博物馆一经开展便火爆异常,开票5天售出3万张门票,千年文物在江南绽放光彩。

各地博物馆创新玩法层出不穷。镇江博物馆联合生活主理人,将诗词、文创、咖啡与特色美食巧妙融合,打造充满生活美学的文化空间;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开放夜场,游客可在灯光璀璨中聆听天籁之音,感受历史与艺术的交融;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推出戏曲音乐市集,民乐Live、戏腔新唱等多场音乐快闪活动轮番上演,为传统戏曲注入年轻活力。

文创产品更是成为热门“文化符号”。常州博物馆的“麟趾金”挂件、苏州博物馆的“吴王夫差毛绒剑”、六朝博物馆的“竹林七贤” 大漆珠串十分抢手;南京博物院的“小粉炉”同款冰箱贴在苏州“出差”期间被抢购一空。这些特色文创不仅是游客的“心头好”,更掀起国潮新风尚,让古老文化以年轻化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

“五一” 假期,江苏各大博物馆打破传统边界,成功变身为剧场、美学课堂、音乐会现场,用创新的方式讲述本土古老故事,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完美碰撞,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演唱会+”带火城市消费

近年来,随着演唱会经济的持续火爆,“跟着演出去旅行”“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已成为年轻群体中的新潮流,“演唱会+旅游”“演唱会+Citywalk”等休闲方式,备受年轻人青睐。

本次假期,江苏敏锐地抓住这一“流量密码”,从乐坛常青树的深情开唱,到各大音乐节的激情狂欢,丰富的音乐盛宴吸引了无数乐迷,直接带旺了住宿、餐饮、交通、展览等周边行业的消费,“点燃”了文旅消费新活力。据大麦网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江苏营业性演出观演人次达28.51万,票房收入1.9亿元,带动文旅直接消费13亿。

就南京演出市场而言,“五一”假期就迎来了乐坛常青树任贤齐、张学友“接力” 开唱,从《心太软》的温柔倾诉到《吻别》的深情演绎,一首首经典老歌瞬间唤醒歌迷的青春记忆,点燃全城怀旧热情。

五一期间,南京咪豆音乐节、常州太湖湾音乐节、江岛海棠音乐嘉年华、扬州龙舞极风汽车机车音乐节四场重磅音乐节在江苏上演,明星大咖燃情开唱。根据美团旅行发布的“五一”音乐节TOP10热门城市榜单显示,南京位列全国第二,常州同样以亮眼表现跻身热门榜单。

其中,5月1日至3日,南京咪豆音乐节在溧水天生桥景区热力开唱,30组风格各异的歌手依次登台,共吸引了8万歌迷到场,现场气氛热烈,音浪交织,万人同唱。数据显示,5月1日当天南京以外观众占比高达83%,省外观众占比达63%。与此同时,假期前三天,天生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量超11万人次。在咪豆音乐节的带动下,溧水区民宿入住率达90%。

作为常州城市文旅名片的太湖湾音乐节,从2019年举办第一届开始,就以“阵容强”在乐迷中闻名,如今已成为国内的“顶流音乐节”。从5月1日至4日连嗨四天,太湖湾音乐节吸引了近13万乐迷,省外乐迷占比近7成,35岁以下乐迷占比超85%,带动周边消费超6亿元,跨区域吸引力和对年轻客群吸引力显著。

这个“五一”,江苏创新打造“音乐+”文旅消费新场景,奏响了文旅融合的新篇章,让历史底蕴与现代潮流在演出中完美交融,为全省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诚意服务解锁“流量密码”

“五一”假期,江苏东海县政府食堂门前游客排起的长队成为一道独特风景,这里推出的10元一份两荤两素特色套餐,不仅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东海风味,更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待客诚意。

政府机关的“画风”,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公共服务水平,更是文旅发展的重要引擎。从政府食堂打开大门到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开放近10万个公共停车位,江苏正全力提升品质服务,打造主客共享“苏式”生活。

小长假、黄金周,历来都是一场旅游综合大考。如何更好地提高消费意愿,让“人气”变“财气”?消费环境的优化改善至关重要。

事实上,在大力提振消费的今年,优化消费环境已经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就在2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这也是首个经国务院批准、针对消费环境建设的政策文件。

基于此,江苏各地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以优化环境激发消费潜力。南京推出“飞来惠游·铁定有宁”2025年错峰季惠游南京活动,凭铁路、民航交通票证,景区门票联动优惠;徐州打造“公交+文旅”便捷游览网络,串联名胜景区、商业中心和特色夜市;周庄古镇推出“宠你一辈子”一次购票终身畅游;扬州推出外地游客免费公交、政府食堂对外开放等多项“宠客”举措。泰州、宿迁等地结合当地生态资源优化乡村旅游产品满足省内游客需求。

江苏用实践证明,优质服务是最好的文旅品牌。从“流量”到“留量”,从“人气”到“财气”,江苏正以创新的服务理念和扎实的工作举措,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水韵江苏"的独特魅力。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