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晖荣教授力作《松梅颂》晋京 亮相中国美术馆“与古为新”大展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站内

萧晖荣教授力作《松梅颂》晋京 亮相中国美术馆“与古为新”大展

5月11日,“2024·与古为新——中国写意画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当代著名书画家萧晖荣教授中国画作品《松梅颂》应邀参展。此次旨在推动文化自信自强,繁荣中国画艺术事业,弘扬中国画写意艺术,打造美术品牌展览项目。

此次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为学术指导单位,山西省中国画学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画学会提供学术支持。

萧晖荣教授在展览现场

萧晖荣教授在展览现场

花草树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诗词中常见的吟咏意象,也是文人墨客托物言志的文化象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松与梅,象征着坚韧的品格,与竹并称“岁寒三友”。梅盛开于冰天雪地,色彩淡雅,清香怡人;松屹立于峭壁,经冬不凋,万古长青。千百年来它们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坚贞不屈的品格,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

《松梅颂》是萧教授创作于2021年的作品。萧教授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书画功力炉火纯青,他以精湛的笔墨描绘红梅青松交相辉映的盛景,表现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

萧晖荣教授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徐里

萧晖荣教授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徐里

萧晖荣教授与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覃志刚(右二)等

萧晖荣教授与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覃志刚(右二)等

萧晖荣教授与在京艺术家留影

萧晖荣教授与在京艺术家留影

萧晖荣教授是中国当代艺术大家,在香港及海外艺坛极具影响力。其书画艺术集百家所长,于中国画、书法、雕塑等艺术领域皆有不凡成就。他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中展现出独特的风采,蜚声国际,被誉为“现代中国画巨匠”,是首位获国际小行星命名的中国画家。

《松梅颂》

《松梅颂》

在巨作《松梅颂》中,热烈盛开的红梅好似漫天的云霞,又如同燃烧的火焰,感染着每一个生命。画面的另一侧是郁郁葱葱的绿,青松不语,却撑起一片繁茂的天地。点缀其中的兰竹是君子淡泊恬静、隐逸不争的气节。如果说红梅是迎春的赞歌,那么青松便是亘古不变的挺拔风骨,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历经风霜,傲然绽放。

《松梅颂》(局部)

《松梅颂》(局部)

萧教授的这幅力作,画面繁而不杂,疏密有序,色彩于轻重浓淡间编织起独特的韵律。梅枝的遒劲与青石的粗粝也增添了传统书画的笔墨意趣,点线面的元素贯穿画面始终,仿佛生生不息的文化长河。

《松梅颂》(局部)

《松梅颂》(局部)

萧晖荣教授的作品以磅礴的气势描绘出祖国欣欣向荣的盛景,传递出振奋人心的积极能量。其笔墨集传统写意绘画与现代西方绘画风格于一体,为中国写意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令中华文化的风采走向国际舞台。他以松竹梅兰等植物花卉为创作题材,展现出中华儿女坚韧不拔、不畏风霜的品格,为增强民族认同感、推动文化自信自强,弘扬传统文化,发扬时代精神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松梅颂》(局部)

《松梅颂》(局部)

2022年,萧晖荣借“红梅系列”作品传颂红色革命精神,为建军节谱写一首首热烈的赞歌。萧晖荣作品中的红梅,饱含激情,很多甚至是用独特的指画绘就,热闹浓烈,繁盛中跳跃着希望的火苗,点点红梅如同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红梅的“红”,如同中华儿女血液中流淌的“红”,是万家传唱的《红梅颂》,是革命前辈用鲜血染红的旗帜,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红梅赞》系列

《红梅赞》系列

萧晖荣教授力作《松梅颂》晋京 亮相中国美术馆“与古为新”大展

在《梅花三弄》组画中,萧晖荣饱含深情地写下:“今日祖国之富强,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扬眉吐气,民族之复兴,永不忘红军精神也。”“梅花三弄”本为琴曲旋律反复之意,而此三幅红梅图,一为红梅赞歌,传唱红色经典;二为红梅迎春,为传统文化注入红色的时代精神;三为红梅颂曲,赞颂红军精神,铭记历史,不忘光荣传统。三种旋律交织为一曲时代的颂歌,为祖国迎春报喜,送上诚挚的祝福。

据悉,“2024·与古为新——中国写意画作品展”展期至5月20日。

撰文/梁平 (广东省岭东美术馆供图)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