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江苏省13个地级市GDP增速榜单揭晓:宿迁以6.6%的增速位列全省第二,仅次于淮安(7.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1.5%,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速均超10%,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显著。
宿迁市委书记盛蕾表示,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导向,以更大力度吸引项目落地生根,以更实举措推动项目加速建设,以更优服务护航项目茁壮成长,用源源不断的优质增量丰富产业家底、夯实增长基础、厚植竞争优势,通过推动项目建设来促进经济发展。
产业升级:从“单点突破”到“千亿矩阵”
2023年,宿迁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1040亿元,成为宿迁首个产值突破千亿元的产业。2024年,全市高端纺织产业产值1018.2亿元,成为宿迁第二个产值突破千亿元的产业。今年,宿迁启动新一轮千亿级产业攻坚计划,目标到2027年推动绿色食品、新材料、机电装备三大产业产值突破千亿。这一战略在一季度已初见成效:
新能源产业方面,宿豫区一季度光伏组件出口额同比增长30%,协鑫集成10GW高效光伏电池项目单月产值突破5亿元,带动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5%;高端纺织方面,沭阳纺织产业集群通过引入AI验布系统,产品瑕疵率下降至0.3%,一季度纺织业产值同比增长30.6%,出口订单额超20亿元;绿色食品方面,洋河股份一季度营收增长12%,带动全市酿酒产业产值突破120亿元,“中国酒都”品牌效应持续释放。
“我们正从‘汗水经济’转向‘智慧经济’。”宿迁市工信局局长王少鹏透露,全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量同比增长35%,时代储能科技的水系有机液流电池技术打破日德企业技术垄断。
项目攻坚:千亿投资锻造增长引擎
宿迁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两升一降”特征:工业投资增长2.2%,基础设施投资激增41.5%,房地产投资下降12.6%。这种结构性调整背后,是政府“项目为王”理念的落地。
今年以来,宿迁市坚定不移把项目招引作为重中之重,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35个,年度计划投资626.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3个,总投资超300亿元。
泗阳县的江苏康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预计2025年6月投产,计划年产值7亿元。该公司作为作为聚焦高端医疗康复设备、激光光学仪器、精密汽车零部件及智能装备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了德国大型进口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和批量工业机器人,致力于建成数字化智能工业4.0智能车间,为宿迁家居产业集群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宿城嘉盛激光智能装备项目总投资20亿元,项目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全面建成投产后可年产三维五轴大口径激光切割数控机床2000台,年产值超25亿元,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宿迁市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战略布局。
宿迁市市长刘浩表示,始终把项目引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招商引资提效、项目建设提速等行动,加快推进列省和市级重大项目建设,不断集聚优质高效新动能。
政策赋能:营商环境的系统性重构
2024年,宿迁全市兑现产业发展引导资金3.07亿元,惠及项目超500个。
为打造精准管用、综合更优的政策环境,宿迁认真梳理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工具,将无还本续贷政策扩大至所有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今年以来无还本续贷30.40亿元,同比增长10.9%;在城市门户APP建设金融专区,常态化对接全市金融机构,已撮合融资45.75亿元;推动银行机构与“宿易贷”平台对接,加大信用融资产品创新开发和供给力度,全市企业信用贷款余额362.73亿元,同比增长26.63%。
宿迁把2025年作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全力打造“六全六有”营商环境,让各类经营主体在宿迁运营成本最低、办事效率最高、贸易投资最便利、发展预期最稳定,切实构筑高质量发展持久强大的“引力场”。
坚持营商环境、人才环境、就业环境协同发力,一季度,宿迁全市累计招引人才科技项目48个。“我们不断扩大人才‘购房券’受益面,将支持范围扩大至大专生、高级工,将‘三年兑付’缩短为‘一次性发放’,支持企业引进紧缺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将直接惠及高技能人才逾3.5万人。”宿迁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宿迁已明确2025年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网络零售额突破10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随着润泽特种新材料、龙净环保装备等百亿级项目投产,这座年轻城市正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姿态,在长三角一体化中书写新的增长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