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临近,丰县以“文化传承+温情关怀”为核心,创新开展多维度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老少联动、城乡互动的立体化模式,让传统节日焕发时代新机。
银发舞台展风采。中阳里街道东大社区打造“银龄文化盛宴”,离退休干部以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展现精神风貌。豫剧《朝阳沟》选段、坠子戏《猛虎学艺》等传统曲艺与旗袍秀《搀扶》形成艺术对话,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将爱国情怀推向高潮,赢得阵阵掌声。72岁的茌艳红感慨: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既锻炼身体,又找到文化归属感。
指尖传承润童心。王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中心小学开展“弘扬传统文化 共品浓情端午”主题活动,带领学生沉浸式感受端午魅力。活动开始,志愿者生动讲述屈原传说、赛龙舟习俗及粽子的文化寓意,孩子们听得入神,踊跃互动。“原来粽子不仅是美食,更是文化的传承!”一名五年级学生发出感慨。讲解结束后,志愿者和老师们备好糯米、粽叶等材料,现场示范包粽子技巧。孩子们纷纷动手尝试,尽管手法生疏,但专注认真,劳动的喜悦与节日的温情交织在一起。
民俗活化促振兴。顺河镇创新“文化+”模式,将传统技艺转化为情感纽带。岳庄村举办亲子嘉年华,党员妈妈与孩子协作完成龙舟模型拼装,孩子们用丙烯颜料在团扇上绘制《端午百子图》。最富创意的是“千针万线纳龙”项目:村民们齐聚一堂,分工协作,用村民捐赠的“百家布”做龙身和舞龙道具。每一次裁剪、每一道针脚,都是对传统的解构与重塑,让古老的图腾在指尖焕发新生。
接下来,丰县将持续创新表达方式、构建参与场景、建立长效机制,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