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爆火!为什么值得自豪?
江苏
江苏 > 正文

“苏超”爆火!为什么值得自豪?

2025年初夏,被网民称赞为“苏超”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席卷全网。比赛同期上座率超过国内中甲联赛,社交媒体相关话题播放量超过8亿,热度盖过收官季的欧洲顶级联赛,“苏超”一时风头无两。

网友造梗如潮:“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没有假球,只有世仇”“楚汉争霸”“早茶德比”“谁是真南哥”……这些带着火药味的调侃,将江苏“十三太保”的地域对抗情绪拉满。

然而,当我们拨开戏谑的表象,会发现这场狂欢的底层逻辑恰是江苏均衡发展的鲜活注脚——看似“散装”的互怼,实则是经济共荣、文化自信的集体宣言。

图片来源:常州发布

图片来源:常州发布

造梗狂欢背后,是地域认同的极致表达

苏超的每一场比赛,都是一场城市IP的“文化德比”。徐州与宿迁的“楚汉之争”,将两千年前项羽刘邦的恩怨复刻于绿茵场;苏州和无锡之间的苏南德比,两队1∶1战平后,球迷高呼“苏州保住太湖,无锡守住机场”,将地理争议化为赛场口号;扬州与镇江的“早茶对决”,把蟹黄汤包与锅盖面的饮食文化“掰头”搬上中场秀。

图片来源:苏州发布

图片来源:苏州发布

这些梗之所以引爆共鸣,源于江苏独特的“均质化基因”:

13个地级市GDP全部突破3000亿元,全国唯一。经济实力的接近,消解了传统“强弱对立”的叙事,让对抗回归纯粹的地域特色比拼。当常州球迷自嘲球队三连败后“从常州退化为吊州,再退化为巾州,最后只剩丨州(竖杠)”,当盐城用“丹顶鹤衔走盱眙龙虾”横幅调侃对手,幽默背后是“输得起”的底气——没有城市需要仰人鼻息,也没有城市甘居人后。

“吵归吵,闹归闹,永远苏大强”。

图片来源:无锡发布

图片来源:无锡发布

苏州2024年GDP总量2.67万亿元居全省首位,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优势显著,同时在生物医药等领域加速发展。南京作为省会,2024年GDP达1.85万亿元,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高地,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蓬勃发展。无锡GDP 达1.63万亿元,“物联网之都”声名远播。

南通与常州经济总量超万亿,南通以船舶制造、纺织业为支柱,港口作用显著;常州作为“新能源之都”,动力电池产业发达。徐州GDP突破9500亿元,装备制造和能源化工为主导,积极转型。

由此,万亿城市间是“万亿德比”,还有“新能源德比(常州锂电池VS盐城风电)”“芯片德比(无锡晶圆VS南京设计)”“药片德比(泰州药谷VS连云港创新药)”……

扬州、盐城、泰州GDP均超 7000 亿元。扬州突出 “科创名城”,盐城聚焦风光绿能,泰州则是中国医药健康名城。镇江、淮安 GDP 超 5000 亿元,淮安“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发展迅速。宿迁、连云港GDP超 4000 亿元,宿迁依托电商物流发展智能家电等产业,连云港强化港口物流,发展石化、新材料产业。

当差异被娱乐化消解,留下的便是“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江苏自信”。

文旅联动,将“内斗”凝聚成省级认同

各市文旅部门借势联动,将这场“内斗”最终凝聚为充满人文温度的省级认同。

常州宣布端午假期所有A级旅游景区对扬州游客免费开放。一时间,“花10元看球,省200元门票” 的实惠说法不胫而走,扬州游客组成的 “苏K大军”迅速响应。仅假期首日,常州就迎来了6万余名扬州游客;整个长假期间,中华恐龙园景区累计入园人数达10.6万,其中扬州游客占比接近一半。

图片来源:常州发布

图片来源:常州发布

盐城则凭借“观赛赠送鸡蛋饼”的特色活动,吸引上万游客前来打卡;南京推出 “门票+住宿 + 购物”的观赛优惠套餐,有效带动了商圈营业额增长;淮安举办文旅消费嘉年华,游客出示票根即可享受专属消费折扣,赛事期间相关景区的游客量较平日增长了30%。

低票价策略进一步强化了全民参与属性。

常州推出“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南京部分场次票价仅10元,让球迷花费不到一杯奶茶钱就能涌入球场,足球回归了它的原始意义——不是资本游戏,而是市井生活的延伸。

均衡发展的底气,托起一场“无包袱”的全民狂欢

“‘十三太保’每一个都有绝活”,一场场比赛成为城市形象的宣传片。

在发展足球方面,各市早有动作——徐州“村界杯”、苏州南京作为“全国足球重点城市”的民间热度,早就为“苏超”埋下伏笔。省级层面以《江苏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为纲,提出“2025年拥有100所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学校、3000所足球特色学校、4000家注册业余足球俱乐部、8000块足球场地”的目标。

这种全域均衡,让对抗毫无“降维打击”的压迫感。

苏超的哨声,为我们留下三重启示:

它证明足球可以剥离功利。当球员为家乡而战、球迷为邻里助威,胜负早已超越比分,成为城市精神的成人礼。

它展现均衡不是趋同。十三座城市以迥异的方言、饮食与产业,共同托举“散装江苏”的多元宇宙。

它宣告发展终将回归人本。中场休息时捧着萝卜干炒饭大笑的少年,共同组成了中国体育最动人的毛细血管。

当足球回归街巷烟火,当对抗化作彼此成就,我们感动的何止是一场球赛?更是普通人被时代照亮的英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