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等多所高校参与!千年文脉保护设计征集活动完美收官
江苏
江苏 > 文旅 > 正文
站内

江浙沪等多所高校参与!千年文脉保护设计征集活动完美收官

6月8日,罗城保护焕新城市设计(城市家具设计征集、高校联合毕业设计)成果发布暨高校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鼓楼地铁站举行。现场,一幅幅饱含创意与宁波韵味的优秀作品惊艳亮相,宛如一扇扇窗口,让来往行人得以窥见独具魅力的宁波罗城,将千年罗城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当代城市语言。

罗城,流淌悠久文脉、承载深厚底蕴,是宁波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今年,宁波市委宣传部、海曙区委区政府联合发起宁波罗城保护焕新城市设计征集活动,邀请广大创意设计群体围绕罗城的形象标识开展设计,以“微更新”精雕城市形象、以“微设计”丰富城市内涵、以“微艺术”提升城市格调,致力于提升老城空间的文化气质、艺术调性和生态环境,以空间焕新促进文化创新。

江浙沪等多所高校参与!千年文脉保护设计征集活动完美收官

在城市家具设计征集方面,该活动自1月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球7个国家、全国17个地区的112件有效投稿作品。在设计师们的创意脑洞下,宁波罗城的历史符号被巧妙转化为座椅、灯饰等城市家具,令人眼前一亮。如自由设计师朱禹豪、孙守泉的作品《浮釉织构系统》以“书香罗城”为灵魂,将书籍造型与城市元素进行创新融合,材质选取陶瓷,既延续历史脉络,又以耐久性和可控成本适配公共场景需求。“作品从书的符号延伸至多元场景的逻辑链条完整,展现出从文化IP到空间载体的深度转化能力。其以‘点’带‘面’的设计思维,为老城焕新提供了‘文化符号可视化、功能载体艺术化’的典范路径。”组委会对该作品高度评价,授予其为优胜作品。

江浙沪等多所高校参与!千年文脉保护设计征集活动完美收官

高校联合毕业设计同样成果丰硕。活动邀请了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汕头大学等6所建筑、设计专业名校师生积极参与罗城保护焕新工作。通过整合长三角地区知名高校的建筑设计专业资源,设立联合设计教学项目,为宁波罗城的保护与焕新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并促进相关高校在宁波的研学交流、成果转化和项目落地,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浙江大学以《红楼梦》大观园为灵感,通过“游园织影”主题打造虚实交融的游园空间;同济大学提出将书香气质与青年社群结合,构建全龄友好社区;南京大学引入“Staycation”模式,瞄准本地文旅消费,打造“文产商居”融合的市井生活新地标……现场,为进一步深化宁波罗城保护焕新行动,高校联合毕业设计海曙实践基地正式揭牌,并为柯纯建、郑红彬等高校导师颁发聘书。这一基地的成立,标志着宁波罗城保护更新迈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江浙沪等多所高校参与!千年文脉保护设计征集活动完美收官

江浙沪等多所高校参与!千年文脉保护设计征集活动完美收官

江浙沪等多所高校参与!千年文脉保护设计征集活动完美收官

未来,基地将依托高校智力资源,持续为罗城片区注入创新设计理念,同时为青年学子提供实践平台,助力人才培养与城市发展双向赋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曙区城市更新总设计师段进教授团队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全程技术指导。段进院士高度评价此次活动:“小设计会带来大改变。从历史街区梳理式更新到城市家具特色化设计,宁波罗城通过多方共创实现‘文脉延续+功能再生’,为全国老城更新提供了新的示范。”

此次成果发布不仅是阶段性总结,更是宁波罗城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入选的城市家具设计作品将逐步落地实施,融入罗城街巷、广场等公共空间,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江浙沪等多所高校参与!千年文脉保护设计征集活动完美收官

后续海发控股将联合高校及设计团队,深化方案细节,确保设计成果与当地文化、市民需求精准对接,真正实现“让历史活在当下”。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