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潮涌处,扬帆正当时。作为“一带一路”重要交汇点和长江经济带黄金出海口,江苏依托954公里黄金海岸线和3.75万平方公里海域,正在谱写向海图强的新篇章。2024年,全省海洋经济规模历史性突破万亿元大关,深远海养殖、智能船舶、海洋牧场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一幅经略海洋的壮美画卷正在展开。
在这片蔚蓝热土上,农业银行江苏分行以金融之笔描绘服务蓝图。作为扎根江苏的金融主力军,该行深入贯彻海洋强国战略,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向海发展、向海图强”的决策部署,构建“全产业链+特色化”服务体系,创新“深海网箱”“养殖工船”等支持模式。截至2025年3月末,已为全省62家涉海企业和4080户养殖户提供了59.4亿元信贷支持,以金融活水滋养蓝色经济。
以深远海养殖为支点 构建全产业链服务体系
面向大海,江苏发展潜力巨大。作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示范区,连云港市正全力推进渔业转型升级进程,在深远海养殖技术推广、现代化水产品加工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行始终将支持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服务重点,”农行连云港分行负责人介绍:“通过以深远海养殖为突破口,持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金融服务。”
在海洋经济金融服务这一专业领域,农行连云港分行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海洋金融服务体系,制定了《海洋经济金融服务工作方案》,通过建立科学的涉海项目分类标准和规范化服务流程,确保每项金融服务都能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为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分行组建海洋金融专班,先后开展了“深远海养殖金融支持模式”等多项专题研究,培养了一支既熟悉海洋产业特点、又精通金融政策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在服务创新方面,该行针对海洋产业特点,联动省分行进行前后台三级联动营销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以赣榆水产苗种繁育和现代化养殖示范中心项目为例,农行5.7亿元专项贷款不仅解决了企业前期投入大的难题,更推动了传统渔业向现代化转型。国内首艘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连云港工船养殖三文鱼项目建设的养殖工船的成功试航,更是农行创新金融服务支持海洋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
与此同时,在具有百年渔业历史的羊山岛,针对岛上游客服务中心、滨海步道等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农行连云港分行已审批通过总额1.6亿元的文旅项目贷款,首批6000万元资金已顺利投放,推动传统渔村实现从单一捕捞业向“渔业+文旅”复合产业的华丽转身。
农行江苏分行三农对公业务部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聚焦蓝色金融领域,重点加大对海洋牧场、智慧渔业等战略性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国有大行综合服务优势,为江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金融动能。”
深耕蓝色金融赛道 助力现代渔业转型
作为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实践,江苏正加快推进现代化“海上粮仓”建设。其中,国家级中心渔港——吕四渔港的转型升级尤为关键。该渔港依托全国首个养护型“海洋牧场”,正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重要的冷链物流枢纽。
“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吕四港区域唯一的规模化、现代化水产品加工及仓储区。”吕四渔业发展产业园负责人介绍。针对当地冷库设施“小、零、散”的现状,农行南通启东支行创新金融服务,通过“固定资产抵押+保证担保”的组合方式,为项目提供4.4亿元专项授信,支持建设9座大型现代化冷库。
某水产品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渔港冷链设施不足一直是制约发展的瓶颈。新建的现代化冷库将有效解决海产品反季节存储难题,让‘从浪尖到舌尖’的鲜美之路更加畅通。”
这是农行江苏分行服务海洋经济的一个典型案例。据悉,该行已构建起覆盖海洋渔业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体系,重点支持渔港经济区、渔业产业园和现代水产品物流体系建设。
农行江苏分行三农对公业务部负责人表示:“我们立足江苏海洋资源禀赋,围绕‘渔业+’、‘海工+’等新兴业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随着吕四渔场第二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的成功申报,农行将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江苏“蓝色粮仓”建设迈上新台阶。
强化金融科技赋能 打造智慧养殖标杆
在盐城大丰广袤的滩涂湿地上,一场由金融驱动的产业变革正在上演。农行盐城分行通过3.2亿元项目贷款,支持大丰海茂渔业打造1.5万亩智能化养殖示范区,为传统对虾养殖业注入新动能。
“改造前的虾塘设施老化严重,尾水处理不达标,养殖效益逐年下滑。”海茂渔业负责人指着规划图介绍,“有了农行资金的大力支持,帮助我们加快推进现代化改造工程,预计亩产可提升50%以上。”
项目建成后,生态循环系统可实现养殖尾水的资源化利用,经过三级生态净化处理后的尾水,不仅能达标排放,还可用于培育水生植物;智能化的数字养殖管理平台就像“海洋中枢神经”,依托5G物联网技术,精确掌控着万亩虾塘的每一个生产环节;而风光互补的新能体系,则让传统养殖场升级为环境友好的“零碳工场”。
“我已经与大丰海茂渔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承租意向协议,待项目建成后,我可通过手机APP实时实时监测水温、溶氧量等关键指标,自动计算最佳投喂量,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半夜起来巡塘了,而且对虾品质和产量也都会提升。”养殖户王先生表示。
在智能化养殖区,采用航天材料加固的新型抗台风大棚格外醒目。技术员小张自豪地说:“这些大棚可抵御12级台风,更关键的是配备了智能双回路供电系统,一旦主线路断电,备用电源能在0.3秒内完成切换,确保养殖系统持续稳定运行。”
这一创新实践正在盐城沿海地区形成示范效应。截至目前,农行盐城分行的创新特色金融产品已覆盖当地80%以上的规模化养殖企业。据悉,农行盐城分行下一步计划将这一成功经验向全省沿海地区推广,重点支持智慧渔场、海洋碳汇等新兴领域,助力打造全国领先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区。
从连云港现代化渔港的塔吊林立,到盐城智能化虾塘的科技赋能;从吕四渔港冷链物流的提质升级,到羊山岛渔旅融合的华丽转身——江苏农行用金融创新书写着服务海洋经济的生动实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该行将持续深化“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重点布局四大国家级海洋牧场、智慧渔业和海上风电等领域,全力构建覆盖近千公里海岸线的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
“我们将以更高站位服务国家战略,以更实举措支持产业转型。”农行江苏分行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通过金融科技赋能、绿色金融创新、特色产品供给等多元路径,为江苏建设海洋强省注入澎湃动能,在经略海洋的伟大征程中彰显国有大行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