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评|最高2亿元支持!昆山点燃AI人才“核聚变”
江苏
江苏 > 苏州 > 正文
站内

风评|最高2亿元支持!昆山点燃AI人才“核聚变”

近日,昆山重磅发布《昆山市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人才培养、引进、支持、评价、激励、服务等方面,推出9条针对性举措,全力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从为顶尖人才奉上最高2亿元项目资助的“超级礼包”,到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租房补贴的“暖心护航”;从开辟重大创新创业团队引才“绿色通道”,到“举荐制、认定制、以赛代评”的人才评价模式——“AI+昆山”的决心清晰可见。

风评|最高2亿元支持!昆山点燃AI人才“核聚变”

筑巢引凤:打造顶级AI人才引力场

顶尖人才是撬动AI技术革命的关键支点,而新政对此倾注了最高的诚意与资源。

面向能带来重大影响和突破的顶尖人才与团队,昆山亮出“顶格支持”底牌:最高2亿元的项目资助,500万元的购房补贴。

不仅如此,昆山更承诺将以“一事一议”机制提供定制化服务——无论是最前沿的实验设备场地、亟需的强大算力支撑,还是团队核心成员配置优化,“没有最好,只有全力满足”。

领军人才的引进同样备受重视。昆山在其享誉全国的双创人才计划中,专门开辟“人工智能重点产业专项”。入选该专项的领军人才可获最高400万元项目资助和60万元购房补贴。

而对于在人工智能领域年薪6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高端人才、知名AI企业高管与核心骨干、国际重要奖项得主,昆山大胆推出“评估直通车”——经评估即可认定,并在项目申报、科研资源获取上享有优先权。

这种极具魄力的直接认定机制,无疑大幅提高了引进效率,让关键人才能够“拎包入住”,最快速度投入到关键技术创新之中。

而顶级人才的汇聚效应与当下昆山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需求高度呼应。

今年3月开工的中科可控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化项目便是一个缩影。中科可控是工信部信创工程重点企业。该项目建成后,其整机年产能将从50万台跃升至100万台,预计新增年产值200亿元,这是增强人工智能产业链整体安全可控水平的重要一步。当日,智超融合计算技术创新中心规划对外发布,规划打造五大核心载体,正是昆山构建“芯片+计算系统+应用+服务”AI全产业链的有力支撑,亦将成为吸引顶尖人才与团队进行核心技术关的新高地。

厚植沃土:夯实青年人才储备之基

顶尖人才的吸引力固然耀眼,但人工智能创新的金字塔同样需要坚实而庞大的青年人才作为基座。昆山深谙此道,在新政中将青年人才的“引、育、留”作为战略重点。

解决人才的居住难题是第一要务。

昆山对人工智能企业新引进的毕业生给出了极具吸引力的“安居”方案:从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生到优秀大专生,可获得不低于20万、12万、8万、3万的购房补贴。对于直接从事AI相关工作的应届毕业生,连续3年的租房补贴(博士≥1500元/月,硕士≥1000元/月,本科≥800元/月)覆盖了职场初期的不稳定阶段。

更吸引人的是,连续在昆山AI领域工作满1年的优秀应届博士、硕士、本科生,还能分别再获10万、3万、1万的一次性生活补贴。昆山还在持续加大优质人才公寓供给、高质量运营青年人才驿站、加强社群建设,解决青年人才在昆山的“归属感”问题。

如果说丰厚补贴解决了青年人才的“安居”,那么昆山同步推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则是为了让他们快速“乐业”。

新政鼓励高校加强人工智能及相关交叉学科专业建设,支持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及时增设AI相关新专业,源头培育人才。

更具昆山特色的是紧密的产教融合策略:鼓励人工智能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克核心技术(分档支持最高200万元);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人才实训基地,按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给予奖励;积极推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深度参与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确保学子走出校园即能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

在博士后这一高端青年人才培养环节,昆山同样投入巨大:设站单位最高60万资助,进站博士后累计最高可获16万元生活补贴,出站后选择留昆或来昆就业创业,还能获得高达50万元的资助。

这套组合拳构筑了一条从高校到产业、从理论到实践的青年人才成长“高速通道”,为昆山AI产业的持续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而这些不断得到成长、锻炼的青年人才,正在数字昆山的城市级应用中崭露头角。今年“五一”,昆山AI人才打造的智慧应用大显身手:

“畅行昆山”智慧交通平台,通过对每日62万辆进出车辆的掌握与“城市大脑”实时调度,保障人流高效出行;

“玉见昆山”平台则化身游客的数字助手,提供信息查询、景点解说、扫码入园乃至文创购买的一条龙智慧文旅服务;

而在社区日常,“一梯通管”平台如同24小时在岗的安全卫士,精准识别阻挡电瓶车入梯;“牡丹停”智慧平台则在假期服务了超110万车次,将停车从靠运气变成靠数据。

这些渗透于城市毛细血管的创新应用,正是青年人才成长沃土上结出的果实。

融通生态:激发人才创新裂变效能

如何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裂变效能?充满活力的创新服务生态和灵活高效的评价激励体系呼之欲出。

为此,昆山打破了传统单一的人才评价模式,开创性地引入了举荐制、认定制、以赛代评制。在国际性知名赛事或国内重点赛事中取得前10名的选手,来昆创新创业可直接认定为紧缺人才。

更值得关注的是,昆山大胆放权,赋予了重点企业市级人才计划自主认定权和职称评审权,并支持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这一举措将人才评价标准贴近了真实产业需求。为提升评价的科学性,昆山正着力建立人工智能人才评价大数据平台,用数据为人才画像提供更精准客观的依据。

评价之上,是看得见的激励。新政明确了对人工智能人才每年最高40万元的专项奖励,以及对引才单位每年累计最高500万元的引才奖励。特别设立“昆山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聚焦于标志性成果、引领性突破以及产业链关键节点贡献者。

人才的创新创业需要全方位的支撑。昆山祭出了强大的金融支持组合拳:昆玉人才发展基金、“昆科贷”、“昆育融”等金融产品,加上“昆易融”系列金融服务,为人才项目从种子期到腾飞期提供全过程资金助力。“零租”孵化器、公共算力服务平台、丰富的AI应用场景,则为技术落地提供了肥沃土壤。“祖冲之杯”系列人才赛事则搭建了人才展示、项目对接、资本聚合的闪耀舞台。

而今,基于“城市大脑”的智慧应用正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入昆山生活的方方面面,博浩长三角智能算力中心等重磅项目接连落地,道元等本土大模型崭露锋芒……人工智能领域的政策红利、产业基础、创新生态与人才引力在此深度融合,昆山这座制造强市向“AI+”高地的跃升,未来已清晰可见。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