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软件定义一切,AI重塑软件”趋势,一座软件产业占全市半壁江山的创新高地正以更强担当扛起发展大旗。
中国共产党南京市雨花台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6月14日举行。区委书记张连春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部署工作,动员全区以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更硬作风扛好挑大梁责任。
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南京市雨花台区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为经济大省挑大梁多作贡献的决定》,明确了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区域协同和民生改善四方面重点任务。
作为南京软件产业的核心区,雨花台区2024年软件业务收入已达2949亿元,占全市总量近半。本次全会提出加快构建 “软硬结合、数实融合” 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在南京打造万亿级软件产业集群中彰显独特价值。
软件产业再升级
全会上,“软件定义一切,AI重塑软件”成为核心发展理念。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雨花台区将重点建设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雷达探测感知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平台。
人才战略成为关键支撑。全会强调用好高质量人口人才政策 “12条”,扎实做好人才“引育用留”文章。着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区,建强人才服务体系,构建近悦远来的人口环境。
产业布局上,雨花台区坚持 “一地块一园区、一龙头一产业” 和 “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的发展思路。力争年内高企总数达到1150家,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4家,新增上市企业3家。
雨花台区正加速从 “软件高地” 向 “双轮驱动” 跃升。2025年目标是软件业务收入突破3200亿元,打造6个百亿级优势软件集群。
在先进制造业领域,依托新滨江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发展机器人、电子制造、人工智能等硬科技产业。智能特种机器人产业集群已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两个集群的区县。
未来产业布局同步展开。全会提出抢先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前沿领域,为 “十五五”实现软硬产业“双千亿”目标 积蓄力量。
抢抓经济新风口
面对复杂外部环境,雨花台区将更大力度用好改革开放 “关键一招”。积极探索与 “苏超”赛事等社会焦点爆点的契合点,协同发展夜经济、演艺经济、商圈经济。
消费提振方面,发挥以旧换新政策撬动作用,大力引进品牌首店,积极举办首发首展首秀。紧扣平台经济、服务消费、银发经济等领域,打造一批新兴消费增长点。
外贸领域,雨花台区将用好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全力稳住企业订单。大力培育跨境电商、海外仓、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确保外贸进出口总额稳中提质。
文化传承迎来新发展。加快建设雨花考古科普博物馆、雨花文化艺术中心,高效组建区文旅公司。积极培育 “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数字” 等新业态,努力创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融入长三角创新圈
雨花台区拥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政策机遇。全会提出抢抓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G60科创走廊、沪宁产业创新带等战略机遇,围绕特种钢材、具身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集群,探索 “研发+生产”、“创新+孵化” 等协同模式。
空间布局上,根据获批的《雨花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全区构建 “一廊两轴四片” 格局。
其中 “四片” 为:东部枢纽提升片、西部滨江转型片、中部数字创新片、南部智造培育片5。规划明确到2035年基本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典范名区。
雨花台区的发展目标清晰可见:力争2025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突破3200亿元,助力南京打造万亿级软件产业集群。
依托最新获批的 “一廊两轴四片”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这片土地正加速从 “半城半郊” 向 “宜居宜业”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