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仲夏,蛙啼黄梅。在这个六月的午后,思绪如潮水般漫过记忆的堤岸,将我带回与奶奶相处的点点滴滴,忍不住提笔写下与她的故事,让这份绵长的思念与温暖跃然纸上。我平日里习惯称呼外公外婆为“爷爷奶奶”,这篇文章里也将延续日常叫法,让文字更添一份亲切。
回望奶奶的一生,虽有遗憾,却称得上精彩。早年间,奶奶随爷爷从农村迁居到城镇,开启了白手起家的奋斗之旅。他们携手开电影院,奶奶身兼数职,卖票、拉赞助、搬运、跑腿,事事亲力亲为,是大家口中雷厉风行的“铁娘子”。等到我出生,奶奶退休后,便将全部的爱倾注在陪伴我成长这件事上。
在我记忆的宝盒里,奶奶总是既飒爽果断,又对我充满宽厚包容。幼儿园时,我刚有自我意识,喜欢和小伙伴比美,奶奶总能像魔法大师一般,变着花样给我扎小辫,搭配裙子、鞋子,连配色都十分讲究。要是我被小区里的孩子欺负了,她必定会带我上门,为我讨回公道,绝不让我受一点委屈。小学时,爷爷负责接送我上下学,他总笑着说:“快点回家,你奶奶又做了好吃的!”那个“铁娘子”奶奶,仿佛拥有神奇的烹饪魔法,总能在半小时内变出三菜一汤,每一道都美味得让人赞不绝口。不仅如此,奶奶每年还会为我精心安排拍写真照,她说要把我成长的模样都记录下来,等我长大,这些照片都是珍贵的回忆。如今家里一摞摞的写真集,承载的是奶奶满满的爱与关怀。
奶奶是个充满活力、有态度、懂生活的人。每天清晨,她都会精心梳妆打扮,然后约上三五好友去吃早茶;无论走到哪里,她总是身姿挺拔,头发用摩丝打理得整整齐齐。记得她来接我放学时,老师和同学常常惊讶地说:“这是你奶奶?好年轻好漂亮啊!”那时,我吃着她带来的手抓饼,心里别提多骄傲、多香甜了。奶奶还热爱阅读,在我小时候,她经常带我去市图书馆。或许正是受她的影响,我对图书馆有着特殊的感情,一排排书架就像温暖的港湾,给我踏实的安全感,在那里,我不断成长、超越自我。
时光流转到我六年级那年的三月,温和的春光里还带着丝丝寒意。早上爸爸送我去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出门前我还跟奶奶说,回来想吃她做的番茄炒蛋。谁能想到,生活有时就像充满转折的剧本,中午比赛结束,我取得了不错的名次,满心期待着奶奶的番茄炒蛋时,爸爸却告诉我,奶奶突然因病昏迷,正在医院。其实2007年、2009年,奶奶也曾因脑神经问题经历过昏迷,幸运的是,两次都在十天左右清醒过来。所以那时的我,天真地以为这次她也能很快好起来。
然而,命运却和我们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奶奶虽然醒了过来,但她的身体大不如前,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陪伴我。那之后,家里的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爷爷收起了往日的脾气,妈妈也在岁月中慢慢从青年步入中年,我也开始学会独自上下学。在这之后漫长的十三年,恰好是我读书的关键时期,从曾经的朝夕相伴,到后来只能在假期回家看望奶奶。无数个日夜,我都盼着能和她分享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哪门功课成绩优异,哪门又让我头疼不已;我想告诉她,我始终记得她教我包饺子的方法,每次过节包出的饺子都会得到大家的夸赞;我还想带她逛逛我的大学校园,骄傲地告诉她,我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登上了领奖台;更想带着热爱旅游的她,一起踏上环游世界的旅程,就像她曾经带着我探索世界那样……
这十三年,病魔无情地束缚住了奶奶的行动,但在我心中,她永远是那个穿着精致衣裳、热爱生活、飒爽热烈的奶奶。我相信,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在时光的长河里,奶奶正以自己的方式,继续感受着生活的美好。
在回忆这些过往时,心中满是感恩。我要感谢爷爷、妈妈和爸爸,十三年来,他们始终无微不至地照料奶奶,无论多苦多难,都从未放弃,用爱创造着生命的温暖;感谢陈三姑一家,是他们的支持与帮助,让这份坚持更加温暖有力;也感谢所有关心、牵挂奶奶的亲朋好友,是大家的爱,让这段岁月多了许多温暖与力量。
奶奶,您给予我的爱与温暖,早已融入我的生命,化作另一种形态的“您”,一直陪伴着我。您为我编织的金色童年,我会永远珍藏在心底,成为我前进路上最温暖的力量。(盐城文学院副院长 李华林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