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哉亭下,云龙非遗雅集聚新潮
江苏
江苏 > 徐州 > 文旅 > 正文
站内

快哉亭下,云龙非遗雅集聚新潮

夏风拂过青石,云龙区快哉亭公园的浓荫下,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盛宴于6月13日至14日傍晚时分徐徐展开。

“快哉雅集游园会”以树为幕、以园为台,青年艺术家与非遗传承人携手,将古老技艺与东方美学重新编织进当代生活的经纬。6月14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快哉雅集意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打造一个融展示、体验、创新于一体的沉浸式文化磁场,让传统在烟火人间优雅栖居。

快哉亭下,云龙非遗雅集聚新潮

非遗市集:方寸之间见乾坤

步入快哉亭公园,市集人声鼎沸,市民游客穿梭于30余个精心陈设的展位间,恍若踏入流动的时光长廊。徐州香包、绒花、剪纸、螺钿漆器……一件件凝聚匠心的作品令人目不暇接。

身着汉服的姑娘在徐州绒花摊位前惊喜赞叹,王娜老师娓娓道来:“徐州绒花始于汉代,绒花无模,全凭手心记得花开的弧度。”另一边,徐州香包的展位前,郭贯男老师正手把手教小姑娘穿针引线,“对,捏紧这里,慢慢拉……”小姑娘屏息凝神,小脸憋得通红,终于成功穿好线,周围响起善意的掌声和阿姨爽朗的笑声:“好闺女,手巧着呢!”

市集深处,传统技艺的深邃之美更令人驻足。

螺钿漆器展台上,首饰盒在阳光下流转着深海星辰般的光泽;大漆工艺展位前,店主手持发簪道出其中艰辛:“从制胎、裱布、刮灰到装饰纹理、推磨抛光,每一步都考验匠人的心力。”矿物粉末的气息则从古法壁画区域飘散,游客指尖抚过麻泥底层的粗砺质感,沥粉贴金的线条在光影中隆起,敦煌飞天的衣袂仿佛正乘风而起。

快哉亭下,云龙非遗雅集聚新潮

千年乐音:古调新声动人心

当古老的乐器遇见现代的灵魂,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活动现场,古筝悠扬、沛筑铿锵、洞箫清越,融合现代编曲,新锐国风音乐人现场演绎,奏响直击心灵的“新国乐”。在熟悉的旋律里,听见不一样的东方韵味,感受传统乐器的年轻脉搏。

这边,梆子戏的高亢唱腔一响,几位老戏迷立刻围拢到台前,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打着拍子,听到精彩处忍不住喝一声彩:“好!”一位大爷还跟着哼唱起来,更为市集注入穿越时空的震撼力量。

亭台之下,戏曲演员粉墨登场,华美戏服与动人唱腔吸引游人驻足,传统艺术的永恒魅力在近距离中恣意绽放。

汉服巡游:流动画卷映古今

林荫道上,衣袂飘飘的汉服巡游队伍穿行而过,瞬间点燃了全场热情。

穿着齐胸襦裙的小姐姐被一群小朋友团团围住,“姐姐,你的裙子好漂亮!”“像仙女一样!”小姐姐温柔地蹲下身,让孩子们摸摸她裙摆上精致的刺绣。

这场没有固定舞台的巡游,让凝固的汉服美学化作流动的日常风景,将千年风华温柔织入市集的喧嚣底色。

快哉亭下,云龙非遗雅集聚新潮

非遗体验:薪火相传在掌心

非遗体验则化身为最热闹的“传承课堂”。

市集上,一位小女孩在姬老师指导下体验徐州拓印,屏息凝神间,喷水、覆膜、轻刷、上墨,汉砖瓦当的古老纹样在宣纸上渐渐清晰。“哇!太神奇啦!”宣纸揭起瞬间,她眼眸中闪烁的光芒,正是童年与传统相遇时迸发的花火。

循着温热的麦芽甜香望去,吹糖人手艺人正握着孩子稚嫩的小手,引导气流注入琥珀色的糖团。随着指尖灵巧捏塑,稚拙可爱的一颗胖胖的星星在四只手的协作下诞生。孩子鼻尖沾着闪亮糖屑,专注的小脸因传统技艺的神奇而泛红——这甜蜜的创造,已悄然在孩子心中埋下文化认同的种子。

快哉亭下,云龙非遗雅集聚新潮

暮色渐染快哉亭,游人带着满心的体验与收获散去。市集灯火虽熄,但文化的热度与传承的星火已然点亮。

这场雅集生动证明:当传统遇见青春与创意,便能焕发蓬勃生机,在当下生活中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快哉雅集,正是文化自信与创新活力的生动见证。

快哉亭下,云龙非遗雅集聚新潮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