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名区”推进会后,一场专题研讨会随即举行,为鼓楼区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注入关键动能。鼓楼区政府、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等驻区高校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院系相关负责人,以及百度、火山引擎、赛昇信息技术研究院江苏公司等人工智能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产业发展大计,核心聚焦如何通过深化“校企地”协同,破解人工智能人才供给瓶颈,为“算法名区”建设夯实地基。
高校献策:破除“供需鸿沟”与“留才堵点”
各校直指当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输送的“堵点”。供需精准匹配是前提:“学生怎么样才能找到适配的人工智能实习岗位?”根源在于校企信息壁垒,亟需建立常态化渠道使高校能动态掌握企业需求。高校代表强调“针对性供需对接”是合作起点,必须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推动“企业产业与高校合作”无缝衔接,在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上获得政策强力支撑。留住人才是核心挑战:高校率先抛出问题“人才如何留好、留住?”在建设“算法名区”过程中,鼓楼需要直面的挑战就是驻区高校优质人才如何能够留得住。因此,创造有吸引力的留人环境,成为校企地必须联手破解的核心课题,需要共同构建一个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的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
企业亮资源:共筑人才强磁场
头部企业不仅仅是人才的需求方,更是人才培养的参与方、资源平台的提供方和职业机遇的创造方。推进会上成功揭牌的赛昇人工智能安全实验室将持续推动与校地合作,打造人工智能安全测评中心,进一步凝聚顶尖行业人才。
百度飞桨(南京)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将计划推出5000㎡线下互动交流实体空间,基于飞桨深度学习平台+文心大模型,整合百度AI技术服务、解决方案及生态资源,提供技术与生态成果展示、开发者众创互动、生态企业联创研发、科技产业服务交流等服务,全面支持区域产学研融合,推动复合型AI人才培养及重点产业智能化升级。
火山引擎将持续开放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实战平台,加快铺设实习“快车道”。项目共研、生态链动、大赛认证......实实在在的企业行动,有效回应了“如何留住人才”的提问,企业动能正深度激活“算法名区”建设的人才引擎。
鼓楼方案
三措并举,构建“引育留”全链条生态
面对高校与企业抛出的核心议题,鼓楼区相关负责同志在会场迅速响应,系统推出三项针对性举措,勾勒出校企地协同育人的清晰路径——沉浸式场景体验引才:“邀请企业、高校师生走进鼓楼区”,深度感受区内丰富的楼宇载体、创新企业集群和前沿应用场景,以真实产业生态的吸引力打动人才。千岗实习计划育才:直击“实习难”痛点,围绕产业成果转化需求,结合“开学季”、“毕业季”关键节点,重磅推出“名区名企进名校”活动。鼓楼区将携手区内重点人工智能企业,联合企业释放不少于1000个优质实习岗位,为在宁学子铺就通往鼓楼产业的“黄金实习通道”,在实战中培养认同感,提前锁定潜力人才。三方共创生态留才:聚焦人才联合培养、关键技术攻关、成果就地转化等核心要素,支持高校增设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和学院,引导高校人工智能学院共建“算法创新云平台”和“算法人才云市场”。支持区内企业与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将产业前沿需求直接融入教学与科研。用实“人才强区”、支持“算法名区”建设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科技九条”等立体化“政策包”,面向全球征招“算法合伙人”,吸引更多人才留在鼓楼、留在南京!
鼓楼蓝图:“算法名区”建设引才聚智
在南京全力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宏大背景下,坐拥丰富高校资源的鼓楼区,精准锁定“算法”这一AI皇冠上的明珠,立意打造特色鲜明的“算法名区”。
此次专题研讨会,不仅是响应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双高协同”创新发展行动,推动鼓楼高新区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发展结对的有力之举,更是校企地三方围绕“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生态共建” 这个核心命题,迈向深度协同的“宣言书”。
政府搭台、高校育才、企业发力,当政府以“强力纽带”之姿,将高校的“人才蓄水池”与企业的“创新发动机”深度咬合,鼓楼“算法名区”的建设便拥有了最活跃的要素流动和最坚实的生态底座。这场与高校人工智能院系专题研讨会,不仅勾勒出人才工作的“鼓楼方案”,更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鼓楼正全力编织一张覆盖人才培养、吸引、留存、使用的立体网络,志在成为南京乃至长三角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的“强磁场”与“枢纽地”。
来源:鼓楼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