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供需对接深度行(钢铁行业)上,南钢集团与华为联合研发的“元冶”钢铁大模型架构和工业智能化平台发布。
南钢不仅是全国特钢行业的领头雁,也是行业内最早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之一。以“数据治理+工业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为驱动,南钢专门成立了南钢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华为开发钢铁垂直大模型,加快大模型在钢铁智能化生产与智慧化运营方面的深度应用。
如今,数据检测、分析研判、流程优化……在钢铁产业降本增效的背景下,钢铁大模型通过数据驱动的智能优化,正从生产、管理等维度突破质效瓶颈,为企业创造可量化的效能提升,赋能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
本次发布的南钢垂域大模型“元冶”大模型,开创了传统钢铁企业与ICT巨头跨界合作的新范式。“元”象征着无限的可能与新的开始,“冶”则代表着行业属性与重塑。“元冶”大模型定义了工业领域的大模型架构。
“元冶”钢铁大模型架构,是作为面向工业企业智能化的核心载体,依托华为盘古大模型等诸多成熟平台,打通料铁、铁钢、钢轧及客户四大业务界面,以研发、生产、营销、经营四端场景为驱动,构建20个AI应用场景试点,实现全流程、全产业链数据贯通与智能升级。
面对钢铁行业数据模态数据多元、过程“黑盒”复杂、质量要求严格的特点,“元冶”钢铁大模型通过多视角、多尺度、跨范式的多模型协同,将感知、认知、预测、推理、优化、计算等多种AI模型以及行业机理模型深度融合,构建以概率计算和精确求解的双向驱动群智能模型集群,以 “场景—生态—管理” 为框架,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大模型,于各工业生产场景中,综合发挥各模型优势。
活动中,南钢数据产品获登记授牌;南钢发起《共建钢铁行业高质量工业数据集倡议》,并签署工业智能化产学研创新生态共研约定,成立“南钢产业链可信数据空间联盟”。
南钢与东南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移动紫金创新研究院等单位代表,达成产学研战略合作,共同推进钢铁智能化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南钢与华为共同设立“钢铁智能制造联创中心”暨“AI+工业复合型人才培训基地”,深入钢铁制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融合与人才培养。
展望未来,南钢将继续深化AI技术应用,推动钢铁行业智能化升级。南钢将深化“百景千模”行动,推动AI在料、铁、钢、轧等生产线及各价值链环节的工程化实施,借助国产AI能力,实现跨工序、跨业务、跨组织的业务价值最大化。同时,南钢将持续完善数据管理体系,构建高质量数据集,探索工业数据空间技术,推动数据开放共享,保障数据质量,实现行业引领。
来源:南京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