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馨驿实践团走进常州站:青春足迹丈量铁路精神 实践担当谱写新篇章
江苏
江苏 > 常州 > 正文
站内

常馨驿实践团走进常州站:青春足迹丈量铁路精神 实践担当谱写新篇章

为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悟行业使命、锤炼专业本领,6月27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模具技术学院“常馨驿”实践团在团委书记姚建的带领下,走进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常州站,联合常州站客运车间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体验式”实践、“传承式”服务,在铁路运输最前线感悟初心使命,在历史回望与现实服务中锤炼本领担当,为青年学子搭建起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与“生动的职业课”。

溯源站史文化 赓续铁路精神

在常州站客运车间党总支书记周游和团委副书记吴文冕的引领下,实践团首站抵达了常州站站史陈列室。该陈列室以“四心”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一座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常筑丹心”“常结同心”“常具匠心”“常怀初心”四个主题篇章,全面展示了常州铁路人百年来的辉煌奋斗历程。从前辈们在战火中坚守铁路命脉的忠诚,到新时代铁路人追求速度与创新服务的匠心精神,一系列历史叙述和实物展示,使青年学子深刻体会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24级机械本科班的程仪同学感慨道:“站史中的每一页都记录着一段奋斗史,让我们认识到专业知识不仅是技术的掌握,更是承载着服务国家发展的重大责任。”

深耕岗位一线 践行知行合一

为深化对铁路客运工作的理解,实践团成员被安排至售票厅、检票口、进出站口等关键岗位,在客运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全流程的体验学习。从引导旅客有序进站、协助操作自动售票机,到学习应对紧急情况的预案,青年学子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客运服务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领悟到岗位所需的严谨态度和专业技能。检测2433的朱辰同学表示:“作为一名退伍士兵党员,我深刻感受到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上是对标准化流程和应对突发情况能力的双重考验,这让我们对未来的职场生活充满了敬畏。”

传承志愿薪火 厚植为民情怀

作为实践团与常州站长期合作的品牌项目,“常悦580雷锋服务站”迎来了新的志愿者力量。本次活动采取了“老带新”的传承方式,由经验丰富的学生志愿者指导新成员掌握服务流程,从对重点旅客的援助到信息咨询的解答,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以服务为乐”的志愿精神。姚建强调:“为旅客提供服务需具备‘三心二意’——即耐心倾听需求、细心观察困难、真心解决问题,并且要关注安全隐患和服务细节。”雷锋志愿服务不仅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平台,更是青年培养品德、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通过跨代的传承,我们期望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校企共话发展 搭建育人桥梁

在活动开展期间,校企双方展开了深入的沟通与讨论,尤其针对模具技术学院双高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及就业实习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客运车间团委副书记吴文冕基于当前铁路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表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兼顾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职业精神的灌输,以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姚建在交流过程中强调,校企合作应既“顶天”——与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紧密结合,又“立地”——培养能够深入基层、愿意为社会贡献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此种合作模式将有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更有效地施展其专业技能,同时也为国家交通事业培养出更多杰出的人才。

本次实践活动通过聚焦“小切口”展现“大视野”,深入探究站史、岗位实践锻炼、志愿精神传承以及校企交流等四大核心领域,构建了全面的育人体系。实践采取了“行走的思政课”模式,将红色传统教育、劳动价值观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紧密融合,这不仅是一次深入的铁路精神探索之旅,也是一堂富有启发性的职业启蒙课程。活动通过“小切口”揭示“大情怀”,依托校企协同、知行合一的育人实践,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生动的例证。当青年学子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大局相结合,这次暑期实践便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一课”。(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姚建)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