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的肖奶奶因左上腹巨大肿物辗转求医无果,最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多学科专家通力协作下,成功切除一枚重达3公斤、最大直径35厘米的罕见巨大肿瘤。这枚肿瘤紧贴脾脏、肾脏及胰尾,突破膈肌突入胸腔,手术难度极高。这场高难度手术不仅展现了医院在复杂肿瘤治疗领域的顶尖技术水平,更凸显了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对疑难重症患者的关键价值。
巨大肿物危及生命,跨科会诊锁定“定时炸弹”
今年6月初,肖奶奶因腹胀在外院检查时发现左上腹巨大肿物。CT影像显示,肿瘤以脂肪密度为主,体积庞大且累及多个重要脏器,手术风险极高。辗转来到中大医院寻求中大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专家许斌的帮助。许斌副院长认真评估病情后,与普外科主任石欣交流,决定由普外科为主导行联合手术治疗。
图为专家团队术前讨论中
石欣主任接诊后,组织放射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麻醉手术与疼痛管理科、肿瘤内科等专家开展全院MDT会诊。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揭示了更严峻的情况:肿瘤已包裹胰体尾、左肾、脾脏及左半结肠,并突破食管裂孔突入后纵隔,紧贴双肺形成胸腹腔贯通性占位。经专家团队深入讨论,一致认为必须通过手术彻底切除病灶。
多学科专家接力,6小时精准切除35厘米巨瘤
6月30日,在麻醉手术与疼痛管理科主任孙杰、陆新建副主任医师麻醉团队全程监护下,手术分阶段展开:普外科主任石欣团队率先开腹,精准切除受累的左半结肠、脾脏及胰尾,完成消化道重建;泌尿外科副主任吴剑平主任医师接力切除受累左肾及周围组织;胸外科李鸿雁副主任医师最后打开胸腔,彻底清除突入纵隔及胸腔的肿瘤组织。
图为多学科专家团队正在手术
历经多学科紧密衔接的6小时“接力战”,手术团队最终成功摘除最大直径达35厘米、重超3公斤的肿物。术后,肖奶奶经过重症医学科密切监护2天后,状态平稳,平安转回普通病房。这场跨越胸腹腔的“生命保卫战”再次证明:面对复杂危重疾病,多学科协作是突破治疗瓶颈的核心力量。
患者3公斤胸腹腔巨大肿瘤的影像图
攻坚高龄高危手术,彰显医院综合实力
石欣主任指出,该手术面临三大难关:肿瘤侵袭范围横跨胸腹腔多器官、患者年近八旬手术耐受性差、需在根治性切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前精准的影像评估、个体化手术方案的制定,以及术中麻醉团队的精细管理。
专家特别提醒,中老年人群应重视定期体检,尤其是腹部影像学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占位,应尽早到具备复杂肿瘤诊疗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通过多学科协作提高根治机会。(杨占隆 蔡逸秋 崔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