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光伏产业链价格剧烈下挫及大额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影响,双良节能(600481.SH)利润总额陷入亏损境地,偿债能力指标显著弱化。
图片来源:双良集团微信公众号
信用评级下调
联合资信近期发布公告,将双良节能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调降至AA-,同时将“双良转债”信用等级同步下调至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公告指出,公司货币资金受限比例较高,存货面临较大跌价风险;杠杆率持续攀升,债务负担沉重,短期偿债压力尤为突出。
数据显示,双良节能目前仅存续“双良转债”一只债券,存续规模达 25.78 亿元,当前转股价格为6.18元/股。由于该转债多数尚未转股,其转股前的偿债资金筹集情况需重点关注。
业绩大幅滑坡
据公司官网介绍,双良节能以绿色环保为核心使命,致力于成为数字化驱动的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解决方案服务商,在“节能节水、清洁能源”等领域构建了核心竞争力。公司于2003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控股股东为双良集团有限公司(持股 17.58%),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缪双大。
近年来,光伏制造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价格战等问题,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各环节制造端价格与产能利用率大幅下滑,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受此影响,双良节能新能源装备及光伏产品盈利显著萎缩,收入规模同比大幅下降,综合毛利率由盈转亏。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38亿元,同比降幅达43.68%;归母净利润亏损21.34亿元,同比下滑242.10%。毛利率降至-2.22%,同比下降16.9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6.42%,较上年同期下降23.35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双良节能总资产275.1亿元,总负债228.98亿元,净资产46.1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3.23%。所有者权益缩水,进一步推高杠杆率,债务压力持续加码。从债务结构看,流动负债占比83%,结构明显失衡,其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达104.59亿元。而公司账上货币资金仅60.99亿元,且受限比例较高,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在财务弹性方面,截至2025年3月末,银行授信总规模214.72亿元,未使用额度92.53亿元,但刚性债务总规模达135.22亿元,2024年财务费用高达4.47亿元,叠加销售与管理费用,期间费用对盈利形成持续侵蚀。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筹资性现金流均为净流出(分别为-13.55亿元和-3.59亿元),再融资压力显现。
资产质量方面,双良节能应收账款19.24亿元,存货17.3亿元且面临跌价风险;截至 2024年底,受限资产合计111.77亿元,主要为受限货币资金与固定资产。整体而言,公司业绩亏损削弱了债务与利息保障能力,流动性紧张叠加短期偿债压力,资产质量亦有待改善。
“中央空调大王”的转型之路
缪双大以空调安装业务起家,1985年携50万元回到江阴创办江阴溴化锂制冷机厂,当年就生产出第一台溴冷机。凭借上海蓝天宾馆“先试用后付款”的经典案例,双良品牌迅速打响,这家乡镇企业逐步发展为国内最早的中央空调生产企业之一,并长期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历经40余年发展,双良集团已形成集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物科技、化工新材料等多元产业于一体的企业集群,旗下拥有双良节能、慧居科技两家上市公司,连续多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2023年,缪双大以73亿元财富与儿子缪文彬共同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