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大”对战“1 州”,苏超两个顶流IP让这场比赛足够吸睛。
7月20日,入伏首日,常州奥体中心体育场,苏超焦点之战徐州vs常州即将拉开帷幕。
苏超是球赛、是文旅,“苏超现象”则远不止球赛和文旅——它早已超越足球本身,成为一面照见城市精神与智慧的棱镜。
对战常州,苏超内外,徐州从对手身上学什么?
一
积分榜上,常州队的战绩令人扼腕:六轮战罢,难求一胜,甚至一球难进。网络空间里,“常州输到只剩‘川’字笔画”的梗图病毒般传播,从“吊州”到“丨州”再到“川”,城市的名字在调侃声中被“解构”得笔画尽失。
然而,积分榜垫底的常州,却在另一个赛场实现了“帽子戏法”——流量、口碑与真金白银的全面丰收。
坦然接受“不完美”,顺势而为将“笔画保卫战”的调侃转化为独特的城市标签,用轻松姿态消解压力……一座城市的胸襟就藏在这份敢于自嘲、“玩得起也输得起”的智慧和信心里。
当南京队以4:0让常州队痛失“笔画保卫战”,常州主政者并未困于失利。6月29日,常州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常州市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直指青少年足球、校园普及、专业队伍、体旅融合。这份冷静的“赛后复盘”,彰显了城市管理者的定力:胜负固然重要,但借赛事撬动更大发展格局的智慧更为关键。
常州深谙此道。他们主动拥抱网络狂欢,将“烧烤店赞助苏超”的草根热情转化为营商环境美誉;更妙手频出,探索“赛事+文旅”融合:端午假期,40家A级景区对客队城市敞开大门,3天涌入超15万游客,带动周边消费激增25%;对战南京时,中华恐龙园的仿真恐龙军团惊艳中场秀,“龙城”形象随欢呼声烙印人心。特等奖为本土电动汽车的“看球游城赢大奖”活动,更让网友笑叹:“常州输了球,文旅却接住了泼天富贵!”
积分榜垫底的城市,竟在流量经济中率先破门——这是常州用开放胸怀与创新巧思书写的逆袭剧本。
二
常州转化苏超热度的“丝滑”背后,是深植于城市血脉的“无中生有”基因。这只基因的具象化身,便是那只未曾出土于常州土地、却成为城市图腾的“恐龙”。
回望世纪初,同处江南的常州,在水乡、园林、古镇的文旅赛道上难敌苏锡锋芒。困境催生奇谋——
1996年,为保护珍贵的远古动植物化石,国家启动地质主题展示空间建设计划。常州敏锐抓住机遇,成功争取到中国地质博物馆分馆项目,中华恐龙馆落户常州。
“如果只是陈列几具借来的化石,新鲜感难再。”2000年,在恐龙馆的基础上,一座“无中生有”的中华恐龙园拔地而起,从此开启一座工业城市向奇幻文旅名城的华丽转身。
常州对恐龙IP的雕琢堪称执着。恐龙主题地铁呼啸穿行城市血脉,恐龙新能源助力车让“骑着恐龙上班”从网络热梗照进现实;超级充电站、高速服务区里,恐龙元素悄然融入城市肌理。当网友为江苏“十三太保”遴选形象大使,常州那只憨态可掬的“小恐龙”总是最易辨认的符号。
在常州,这种“无中生有”的创新精神,又被称为“资源创造型”发展模式,继恐龙IP之后,“青春乐都”IP接棒发力,“音乐+文旅”模式奏响新章。2024年,常州营业性演出直接撬动综合消费突破40亿大关——一只想象中的恐龙,最终为城市驮来了真金白银的文旅富矿。
三
这种“无中生有”的基因,同样驱动着常州在更广阔的产业疆域实现惊险超越。
曾几何时,常州被戏称为“苏锡无常”,在苏南经济版图中一度黯然。面对压力,常州将“勇争一流,耻为二手”的精神刻入发展基因,以惊人定力锚定新能源汽车产业,默默耕耘,静待风起。
当新能源浪潮席卷而至,常州厚积薄发。引龙头、建链条、育集群,新能源万亿级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城市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引擎。2023年,常州跻身“万亿俱乐部”,终于与苏州、无锡、南通并肩而立,重塑了费孝通先生定义的“苏南四雄”格局。常州干部笑言:“抓住新能源风口,我们缩小了与苏锡的差距。”
回望2021年,常州与徐州,一个是“工业明星城市”,另一个是“区域中心城市”,这对“南北双雄”同时站上8000亿台阶。“谁能率先成为江苏省内第5座万亿城市?”,曾一度引发网友热议。常州的“超车”密码,正在于以创新为引擎,精准切入新赛道,以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实现动能转换。
是时三伏,赤诚滚烫。苏超战鼓不息,它不仅是绿茵较量,更已成为体育、文旅、消费同频共振的“超级IP”。
常州启示录的核心价值在于:一座城市面对赛场胜负乃至发展挑战时的姿态——是拥抱变化、自嘲中奋进,将“短板”转化为独特的流量接口;更是以“无中生有”的魄力,在文旅与产业的无人区开辟全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