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早在一千年前,北宋宰相王安石就勾勒出宁镇扬一体化的美好蓝图。 栖霞与仪征隔江相望,与句容山水相连,正处于宁镇扬同城化的桥头堡和核心区。文化同根、民俗同源、历史同脉,独特的地理交通条件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宁镇扬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在打造“宁镇扬同城化”战略核心区的形势下,推动文化融合、促进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次,栖霞与仪征、句容三地结合2022年文物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月的契机,开展宁镇扬核心区长江文化保护与传承主题活动,展现各地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特色,推动文物合理利用及非遗产品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让百姓共享文物和非遗保护成果。

千年文明,璀璨夺目
栖霞区国家级的文物,是中国五代时期的佛教石塔,中国最大的舍利塔。 舍利塔依傍栖霞寺千佛崖,塔现高18.04米,八面五级密檐式,最下是须弥座式台座,平面八角,每边长5.40米,直径13米。台座中部砌塔,塔基仍为八角形须弥座,束腰部浮雕护法力士像,座顶施仰莲二层,以承塔身。塔身第一级八面上,刻有释迦牟尼八相成道图。 栖霞寺舍利塔是研究南唐建筑的重要实物,中国佛塔艺术的精品之作,是南方少见的密檐式塔。栖霞寺舍利塔始建于南齐永明元年(483年),舍利塔后于隋朝仁寿元年(601年)复修原为五层方形木塔。现存石塔系五代南唐(937~975年)重建。栖霞寺舍利塔是中国现存的古石塔之佳品,代表了南唐时期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
萧秀(475—518年),字彦远,文帝第七子。齐时官司至太子舍人。萧衍起兵入建康后,齐和帝封之为南徐州刺史。梁天监元年(502年),封安成郡王,征虏将军。天监六年,为江州刺史。次年,迁荆州刺史、安西将军,加都督。天监十六年,迁镇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天监十七年(518年)春,死于赴任途中,时年44岁。 萧秀性格宽和,礼贤下士,留意学术,他曾招集学士刘孝标编《类苑》,书未完稿,便流行于世。 萧秀墓石刻位于南京市栖霞街道甘家巷小学内。现存石辟邪两只、石柱两个、石碑四通。在南朝陵墓神道石刻中数量最多。
萧融(?—501年)梁文帝萧顺之第五子,梁武帝萧衍的异母弟。齐永元三年(501年)与其兄萧懿一道被齐东昏侯萧宝卷赐药毒死。梁武帝即位后于天监元年(502年)追赠萧融散骑常侍、抚军大将军、桂阳郡王,谥曰“简”。天监十三年(514年)十月其妃王慕韶卒,十一月附葬萧融墓。 现存东北西南相对石辟邪两只,石柱柱头一个。东北侧辟邪为雌兽,保存较好。西南侧辟邪为雄兽,出土时碎成数块,现已修复。在东北侧石辟邪前面,有一残存的神道石柱柱头圆盖和小辟邪。这件遗物应是置放在神道石柱莲花盖之上的。 1980年9月考古工作者对该墓进行了正式的考古发掘,该墓因遭盗掘,仅出土了萧融及其夫人王慕韶的石刻墓志各一方。
萧宏(473—526年),字宣达,梁文帝萧顺之第六子,梁武帝萧衍的弟弟。齐时官至北中郎桂阳王功曹史。梁天监元年(502年),封临川郡王,领扬州刺史,加都督。 萧宏墓前石刻在1956年曾进行过修复,现存石辟邪两只,石柱两个,石碑两通。 整个辟邪重约15吨,石柱两个,其中西柱通高5.52米,柱身高4.97米,柱围3.08米,柱身作28道隐陷直刳棱纹,为南朝神道石柱中棱数最多的的石柱。柱身上方柱额尚存,隐约可辨“梁故假黄钺侍中大将军扬州牧临川靖惠王之神道”21字。石碑两通,一完整,一仅存龟趺座。
萧伟(476年~533年),梁文帝萧顺之的第八子,梁武帝萧衍的同父异母弟,梁天监元年(502年)封为建安郡王,天监十七年(518年),改封南平王。梁中大通四年(532年)卒,谥曰元襄。 萧伟墓石刻现存石柱两个。1979年,南京博物院发掘出土东西相对的神道石柱两个,相隔约5米。西柱残存柱座、柱身、柱盖和柱额,柱额上尚能辨认出“梁故侍中中抚”6个楷书大字;东柱残存柱身、柱座等。柱身均作隐陷直刳棱纹,直径0.6米;柱座保存较好,上为双螭,高0.42米,张口衔珠,有翼有足,头上双角,双螭中间为一圆形平台,平台中间为一方形榫孔,双螭之下为方形基座。这两个神道石柱与其它南朝陵墓石柱相似。
萧恢(476—526年),字弘达,是梁文帝萧顺之第九子。梁天监元年(502年)封鄱阳郡王,历任南徐州刺史、郢州刺史、荆州刺史、益州刺史等职,普通五年(524年)进号骠骑大将军,普通七年(526年)九月卒于荆州任上,赠侍中、司徒,谥曰“忠烈”,次年二月归葬建康。 萧恢墓前现存石辟邪两只,均为雄兽,东西相对,间距19.6米。东辟邪原来从头至尾,纵断为两块,缝宽0.14米,四足及尾部均断。1955年11月修复。身长3.35米,高3.15米,体围4米;西辟邪身长3.46米,高3.17米,体围4.20米。两辟邪造型相似,昂首张口,长舌垂胸,胸部凸出,头有鬣毛,东辟邪翼饰6翎,西辟邪翼饰5翎,胸部饰勾云纹,一腿前迈,长尾垂地。
萧憺(478—522年),字僧达,梁文帝萧顺之第十一子。齐时官至西中郎外兵参军。天监十八年(519年),迁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军将军。普通三年(522年)十一月去世,时年45岁。梁武帝诏赠侍中、司徒、骠骑将军,谥曰忠武。 萧憺墓现存石碑为神道东侧石碑,是现存南朝陵墓石碑中保存文字最多的一通石碑。1957年,建碑亭保护。碑高4.45米,宽1.60米,厚0.33米。龟趺座长1.46米,宽1.60米,高1.15米。碑首圆形,碑首中部有直径0.1米的圆形穿孔,碑脊两边各饰相互交结的双龙。碑额上书“梁故侍中司徒骠骑将军始兴忠武王之碑”17字。碑文楷书,共36行,每行86字,共3096字。
萧景(477—523年),字子昭,梁武帝叔父萧崇之之子。少好学,长于辞令。齐时曾任永宁令,政绩显著,史称“政为百城最”。齐永元二年(500年),封步兵校尉。 萧景墓前现存石刻二种三件,其中石辟邪两只,东西相对,间距约21米。西辟邪于1956年曾掘出地面,因破碎无法修复,于是又埋入原来地下。东辟邪为雄兽,原来从腰部断为两段,左前腿、底座也断,1957年5月南京市文保会重修。 现存石柱为神道西侧石柱,是南朝陵墓石柱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件神道石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是南京地区保存最好、最大的唐碑,在全国现存唐碑中,也是极罕见的珍品,作为化石标本更是全国罕见。 碑为唐朝上元三年(676年)所立,全名“摄山栖霞寺明征君之碑”。碑文系高宗李治所撰,著名书法家、唐襄州刺史、卫尉少卿高正臣书写,碑额篆书则出自著名书法家、唐太子家令、麟台少监、朝散大夫王知敬之手,碑阴“栖霞”二字传为唐高宗御笔。碑文33行,行74字,全文2376字,现尚存2363 字,仅缺13字,字迹清晰可辨,书体为行书,通篇四六韵文,后用10首铭词结束。 明征君碑碑材是距今2.8亿年的海百合茎和中国孔珊瑚等浅海动物化石,是地质界罕见的化石标本,地学价值很高。
南京地区唯一的一处六朝佛教石刻遗迹。 自从宋朝开始,到明清时期,千佛崖石窟均有增修雕饰,并留下大量的题刻。经过1500余年的陆续修饰增筑,石窟佛龛大小错落,点缀在石壁上,形若蜂房鸽舍,景象蔚为壮观。 1994年10月至12月间,南京市博物馆派人对千佛崖石窟重新进行调查研究,共发现大小石窟佛龛250个,造像520余尊,其中,以“三圣殿”内的无量寿佛、观音菩萨、势至菩萨最负盛名。据1998年测量,无量寿佛坐高7.49米,连底座在内通高9.31米;两侧侍立胁持的观音、大势至菩萨高度相等,均为6.81米,这三尊大佛和菩萨,体形巨硕,拔地参天,体现了一种崇高庄严之美。在“三圣殿”门口,有两尊接引佛,造型生动,神气十足。
现为国家级文物,位于燕子矶公园内。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将聚集在燕子矶江边设法渡江的难民和已解除武装的中国士兵共5万余人,围禁在沙滩上,用机枪疯狂扫射,尽数杀戮,制造亘古未有的惨案。为铭记这血海深仇的历史,南京市人民政府在建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同时在死难同胞遇难的多处地方,建立纪念碑,燕子矶就是其中之一,该碑正面刻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燕子矶江滩遇难同胞纪念碑,背面刻文详细记载了当年的史事。
嘉庆六年(1801年),邓廷桢离开南京进京赶考,一举中进士。累官至安徽巡抚、两广总督、闽浙总督。为政期间,“以善折狱称”,政绩卓著,被黎民百姓称为决狱神明的包拯,难得的清官廉吏。 道光十九年(1839年)初,邓廷桢积极参与和支持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抗英斗争,成为林则徐的坚定战友和坚强后盾。 邓廷桢逝世后,家人将遗体归葬于南京外城郭仙鹤门东。1962年10月,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将邓廷桢墓进行了维修,重新立碑。碑身高1.34米,宽0.60米,厚0.19米,正面刻:“清两广闽浙陕甘总督邓廷桢之墓”,背刻“重立碑记”,叙记邓廷桢的简历和功绩。同年邓廷桢墓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栖霞山主峰——凤翔峰的西麓,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佛教“三论宗”的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南朝时期与鸡鸣寺、定山寺齐名,是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 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平原居士明僧绍隐居江乘摄山(即栖霞山),因舍宅为栖霞精舍以居之,是为栖霞寺之始;南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栖霞寺在雪公上人、茗山法师、圆湛法师、真慈法师、隆相法师等人的住持下,声誉日隆。
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46年12月,座落在劳山之阳。 陶行知,祖籍安徽歙县黄潭源村,原名文濬,为实现自己“兴教强国利民”的志向,先更名知行,后又改名行知;其一生言行和实践显示出:他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忠贞不屈的爱国者、坚定无私为大众追求民主自由的奋斗者,成就卓著,功及国家,惠泽人民,为人师表,名扬千古! 陶行知墓所在地,原为陶先生创建晓庄乡村师范学校的原址;他逝世后,根据其遗愿葬于此处。1951年晓庄师范复校时,为纪念创为人陶行知,在墓旁建有陶行知纪念馆,1985年扩建为新馆,199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该馆题写“行知园”,被镌刻于陶行知纪念馆入口处牌坊上。
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金陵唯一有神道石刻的宋墓,坐落在燕子矶街道下庙村。 王德墓是南京地区唯一的宋墓,神道现有墓碑一、龟趺一、石马二、石虎一、石羊一。 王德是甘肃陇西县熟羊(寨)人,生于公元一零八五年。时当北宋末年,由于当时统治者的腐朽无能,金人由北南侵,燕云之役,王德以武勇参加了抗金队伍。他在长期的抗战中曾做过刘光世、张俊、韩世忠等的部将。公元一一五四年(绍兴二十四年),王德逝世,次年迁葬南京。
东阳双井亦名宝公井,相传为南朝古井,位于栖霞区栖霞街道东阳街。因南朝高僧宝志公在此出生并为之生活之井而得名。该井为双眼井,井栏由一整块青石雕凿成两井圈,两井栏呈南北向排列,南边井栏内径0.4米,外径0.8米,北边井栏内径0.5米,外径0.90米,为青石质井栏,井栏内侧有多道绳磨痕,井栏下可见有另一重青石质井栏,再下可见用青砖砌建的井内壁,均保存完好。水质清澈,是当地居民饮用水源之一,为方便居民用水井栏四周现已用水泥磨平。
高奇峰,1933年逝世,1936年返葬栖霞,后因战事等原因,墓园湮没。2003年,得到修复。整个墓园长约200米,宽约100米,坐北朝南,入桥十余米为墓园牌坊,坊额有高奇峰再弟子、岭南派画家欧豪年题字“岭南画派高奇峰墓园”。墓道至墓园间设一铜像,基座正面(即南面)刻有徐悲鸿题文,东侧为蔡元培题的挽联,西侧为陈树人(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挽诗,北侧为墓园重修记。铜像至墓包约十米远,墓为圆形,直径4.8米,墓碑内容为:画圣高奇峰先生之墓,由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题。墓周以半圆混凝土拱壁,高山形造型,上有欧豪年题“高山仰止”,落款为:癸未秋吉墓园重修天风楼门下众再弟子令拜。
寒桥,又名韩桥,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寒桥已经有730多年的历史。南宋编修的《景定建安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对韩桥有具体详细的记述。 韩桥曾多次塌毁和重修,桥下河水也多次改道。当年位于薛家村北边的寒桥,被移到南京化工厂内,原所在地的桥下河道早已淤塞无水,整座石桥也被泥土掩埋,只有桥身最高处,露出地面。现存的青石单孔拱桥,是在1914年,即民国三年(农历甲寅年),由常州孙复瑞领工修建的。桥栏板上,两侧各镶一块刻石,中间有两个正楷大字:“寒桥”;还有上款小字有:“甲寅年仲春”,下款小字是:“常州孙德瑞募捐重修”。
市级文物,时代:清,所在地:燕子矶永安村3号 弘济寺又名永济寺。始建于明初,清曾修建。现寺毁仅存石刻六块、摩崖石刻三,乾隆御碑等。
市级文物,时代:明,所在地:西岗街道桦墅村。 据老百姓介绍,此地原有寺庙5间,佛窟50余龛,最多的一个窟有50余尊佛像。1968年开煤矿时将佛龛掩埋,2002年初,当地村民清理出现在的六个佛龛,共有八尊佛像,最大佛像1.4米,最小的0.8米,佛龛内均有精美的壁画残留,东边石壁上有文字“大明永乐元年二月吉旦兴造,开山第一代白云禅师”等20余字,另外在石壁上多处有“天中天”字样。经专家认定该组佛像为明代汉传佛教造像,艺术价值较高。
现存水泥成品库、成品发货栈台、联合贮库、京特故居、辛德贝格故居及难民营临时诊所、国际友人救护难民区难民旧址(俗称小黄楼)等。前身是江南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栖霞工厂。京特故居、辛徳贝格故居及救护难民区难民旧址属江南水泥厂民国建筑群中的一部分,该建筑群分为住宅用房(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招待所)、办公用房等。在甲招的两幢楼房中,东边一幢为江南水泥厂建厂初期代理厂长京特(德国人)的故居,甲招北边一排平房为辛德贝格故居,丁招平房北边的“凹”型小平房,原为建厂初期办公用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难民区领导人为给江南水泥厂难民营难民治病,特将此处建筑改为诊疗所,救治了一批难民。
龙潭会师亭为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决定在龙潭战役的主战场龙潭建立纪念性建筑,经勘查选址在中国水泥厂厂区内的黄龙山麓,这里三面环山,地势陡峭,树木葱郁,景色宜人。整个建筑群以“龙潭会师亭”名之,也有资料称为“督师台”。1946年由中央大学教授徐中先生设计,1947年建成。今天我们从保留下来的整个建筑的实物来看,当年的纪念建筑并非一座纪念亭,分上山道路(350余级台阶)、督师台、会师亭、甬道、纪念碑、旗幡台、祭台、拱壁几个部分。除督师台、会师亭在文革中被拆,纪念碑被炸倒外,其余建筑尚完好保存。 2010年我区启动对龙潭会师亭的维修工程。
市级文物,时代:当代,所在地:新港开发区(原栖霞街道十月村)。 1956年元月1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十月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7年,由十月人民公社农民在毛主席当年站立过的土坡顶上竖立水泥塑像,塑像左手持帽,右手高举过头作挥动状,面带微笑,神情坚定,塑像背后衬以苍松翠柏。1983年,该塑像被列为区级文保单位,2006年升格为市保。
栖霞山高僧塔林共分布5处,有民国期间高僧塔林和当代高僧塔林,均为青石质,佛塔造型,柱身为正六面体,有仰、覆莲图案等浮雕。 第一处在天开岩西侧,民国时期建造,毁于文革,上世纪八十年代复建,有仰山、明常、方廉、若舜、寂然、卓成高僧塔。第二处在般若台(亦称施食台)西南侧,有宗仰、志开等七位高僧塔。第三处在志开塔南约三十米处,有本振、真慈、辉坚、茗山、养真、都监六位当代高僧塔(其中茗山、真慈为栖霞寺住持,另四位为都监)。第四处在茗山墓塔之南,有四座民国建造的墓塔,墓主分别为悟一、达道、法宗、超尘。第五处为曹洞宗墓塔,曹洞宗为禅宗南宗五家之一。
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东北的长江南岸,东望栖霞,西连幕府。燕子矶形若娇燕,展翅欲飞,乃著名的万里长江第一矶。明代上元状元焦竑誉之为“金陵佳丽地,北郊为最”!唐开元十四年(726年),25岁的李白,辞家出蜀,徘徊于矶畔“酒樽石”边,对江酹月,把盏问天,手书“吞江醉石”,以绘燕矶雄姿。 乾隆六下江南,六登燕子矶。乾隆十六年(1751年)春,他首次南巡,游燕子矶,慨然赋诗:“当年闻说绕江澜,撼地洪涛足下看。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村耕凿久相安。”并乘兴挥毫御书“燕子矶”三窠臼大字,江宁知府旋造亭刻碑,树于矶巅。至今仍有“御碑亭”在,是燕子矶标志性的重要景点。
口径8.5厘米,高5.8厘米。 句容市春城乡袁相大队南朝宋元嘉16年(公元439年)墓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 经与叙利亚、伊朗等地出土的古代玻璃器比对,可以推断,该杯应为古罗马·波斯萨珊王朝泊来品。出土地点位于六朝时期沟通金陵与吴会的古航道破岗渎附近,是六朝考古中最为精美的一件,对研究中外关系史有重要价值。 1994年10月,该杯曾赴日参加镇江博物馆举办的“古代扬子江至宝展”;2003年,收录于《镇江文物精华》一书。2005年-2008年分别赴美国、日本、香港、韩国参加“走向盛唐展”。
口径20.5厘米,底径18.6厘米,通高31.5厘米。 句容市华阳镇房家坝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该罐造型敦厚、浑圆,形象端庄。直口,肩以下渐广,自腹部最大处以下内敛,矮圈足。器表白底青花,底釉白中泛青,釉质肥厚浓重,有砂眼。罐盖呈荷叶状,顶纽缺失,以青料绘以筋纹。罐身以进口青料绘画,呈色浓艳,颈部画一周海水纹,器身绘一条威武游龙,龙细身三爪,四周衬以蝌蚪形云纹,胫部饰一周仰莲纹,底部不施釉。此罐在形制、装饰特色等方面,具有元代青花瓷器的特色。
口径6厘米,底径14.1厘米,通高39.8厘米。 句容市华阳镇房家坝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瓶造型端庄秀丽,折沿,口沿平,颈短而细,肩上部甚平。胎坚致,底釉白中泛青,青花釉色莹润淡雅,通体以进口青料绘画双龙流云纹,肩部饰如意云肩纹,胫部为一周仰莲纹,呈色鲜艳,底部不施釉。此瓶在形制、装饰、龙纹等方面,具有元代青花瓷器的特色。
口径14.5厘米,底径13.5厘米,高28.5厘米。 1996年4月打击盗墓犯罪收缴,句容市博物馆藏品。短径,圆腹,器身满布席纹,排列规整,深浅得当,是土墩墓出土硬纹硬陶之精品。
陶牛,长12.5厘米,高6.5厘米;陶马,长12.5厘米,高9.5厘米。 句容市开发区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手工捏塑而成,注重外形表现。陶牛,形态憨厚质朴;陶马,身躯高大,挺胸昂首。
口径11厘米,底径16厘米,高18.5厘米。 句容市茅山风景区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肩部贴塑对称倒置铺首型立耳,腹部以上弦纹内刻划水波纹,施釉不过半,肩部有翠玉般的釉滴,为汉陶中的精品,为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
口径12.3厘米,底径14.8厘米,高34.5厘米。 1996年4月打击盗墓犯罪收缴,句容市博物馆藏品。壶器型高大,自腹部往上刻有六道弦纹,弦纹内刻水波纹,施釉不及底,制作规整,古朴秀美。
口径10.8厘米,底径16厘米,高17.5厘米。 句容市茅山风景区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敛口,肩部有对称双系耳一对。颈上印弦纹,周身印折线纹和云雷纹,灰紫胎,陶质坚硬。
口径11厘米,最大底径11.9厘米,高10.2厘米。 1993年在句容市西环路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该唾壶造型端庄,底部呈圆形,釉色匀净,底部也有釉,属于西晋制品,比较少见。
口径6.5厘米,底径10.4厘米,通高13.7厘米。 句容市春城镇袁相村南朝宋元嘉16年(公元439年)墓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该壶造型精巧,尤其是鸡首形象别致,在青釉上点以褐彩,十分生动,釉面有开片现象。值得珍视的是,它出土于南朝早期刘宋元嘉16年墓,具有东晋过渡到南朝器形的典型特征。
口径16.6厘米,底径4.6厘米,高7厘米。 句容市白兔镇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该碗侈口,斜直腹,矮圈足,足内无釉,外腹壁刻划莲瓣纹,莲瓣较为肥厚圆阔;内外满釉,釉色青翠,较腴润,系南宋龙泉窑制品。
口径28厘米,高7.1厘米。 句容市城南河道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敞口,直唇,砚心凸兀,砚底内凹,设十七只蹄形短足。施青绿色釉,釉汁肥厚光亮,砚心露胎。造型别致,古朴典雅。
枕面长17厘米,头宽10.5厘米,腰宽7.8厘米,底长13厘米,高9.3厘米。 句容市华阳镇句容河杜家山段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该瓷枕为影青瓷,形状象银锭,造型规整,胎质细白坚致,满施影青釉,釉色莹润,隐现冰裂纹。制作十分精致,枕面边饰四道划线纹,纹上有整齐的酱褐色釉点装饰,边饰内均匀分布14朵由7个褐彩圆点组成的小花,散而不乱。枕身四面为对称的镂空花纹。属于宋代景德镇制品。
长12.3厘米,宽6.3厘米,厚0.7厘米。 句容市开发区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平面呈扇形,两面隐起勾连云纹,上有三个沟槽,用于架设琴弦之用,表面侵蚀为鸡骨白色,古朴雅致。
长15.4厘米,阔6.8厘米,厚1.1厘米。 句容市后白镇茅西王庄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该斧质地精美,加工细致,表层磨制十分细腻,上有两面对穿的孔隙,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系新石器时期的生产工具。
外径长7.1厘米,宽5.3厘米。内径长2.1厘米,宽1.7厘米。 句容市开发区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白玉,玉佩呈椭圆形,正面微鼓,中心部位为一椭圆形孔。孔边缘镂雕出三只螭虎,螭虎头上雕出长独角,四肢弯曲,均呈正背连体的穿云奔腾状,正面浮雕的螭虎又用阴线装饰细部。背面较平,以阴刻的曲线和短平行细线装饰螭虎身躯和四肢。
直径13.6厘米,孔径4.7厘米,厚0.4厘米。 句容市天王镇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青玉质,外侧刻凹弦纹一道,双面刻卧蚕纹,上有浅白色沁斑。
长9.1厘米,宽2.2厘米,厚1.2厘米。 句容市开发区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青色,有褐色沁斑,俯视呈长方形,面周围阴刻弦纹一圈,内饰阴线勾连云纹,侧视上端呈拱形,下部有一高起的长方形穿孔。器嵌饰于剑鞘近口一侧,以便将剑穿挂在腰带上。
长20.3厘米。 社会征集,句容市博物馆藏品。金质,钗头花纹繁复,工艺精湛,造型秀美,为古代女性固定发髻之物。
长9厘米,宽3.5厘米。 句容市茅山华阳洞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银质,鎏金,形象生动,嘴巴尖长,尾和爪似虎之造型,制作工细雅致,表面金光熠熠,鳞纹细如星点,整体纹饰精美绝伦。
直径7厘米,厚0.4厘米。 第二次文物普查中征集,句容市博物馆藏品。银质,制作规整,装饰简朴,外缘仅作等称齿状装饰。
长3.1厘米,宽1.7厘米,厚0.3厘米, 句容市赤山湖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该金版呈长方形,有二印,印文为“郢爰”,“郢”为地名,“爰”为重量单位。是战国时楚国的常用货币。
直径2.2厘米。 句容市华阳镇刘亭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薄片状,金质,雕刻两只栩栩如生的朱雀,朱雀为南方之神,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长17.8厘米,宽5.4厘米,高7.9厘米。 句容市民捐赠,句容市博物馆藏品。造型端庄、细致,仿汉代风格,背部中央一有一圆孔,牛口部衔桃形水槽,眼睛等部位有错金装饰。
直径14.5厘米,厚0.3厘米。 句容市收购站收购,句容市博物馆藏品。六曲葵花形,镜背正中置圆钮,花瓣钮座,素缘,主纹饰为六朵葵花,六瓣花形和十二瓣花形相间排列。
口径16厘米,底径11厘米,高16.5厘米。 句容市三岔陈家边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敞口,弧腹,外腹部装饰有凹凸弦纹,对称斜直尖状足三个,把手为龙头装饰。
口径15.3厘米,底径22.2厘米,高37厘米。 句容市收购站收购,句容市博物馆藏品。铜壶直口、长径,鼓腹,腹部近肩处有两对称的衔环。肩、腹部饰有多道凸弦纹。常用来盛酒。
口径17.1厘米,底径10厘米,高6厘米。 句容市春城乡袁相大队南朝宋元嘉16年(公元439年)墓出土,句容市博物馆藏品。该铜钵造型敦厚圆浑,周身素面,较为少见,有历史研究价值。
长23.2、宽19、高4.8厘米,1993年仪征市化纤工地白沙二村出土。 砚为肇庆紫端。造型厚重,呈长方委角形,砚池为斜坡面,砚面有金黄活眼两颗,砚背内凹,上有铭文十二字:“圣宋庚寅岁高阳子春书府记”。此砚经考证为北宋名臣许元之心爱之物。石质细腻温润,造型厚重,衬手而润,乃宋代端溪老坑上品。十二字铭文书体苍劲有力,笔道流畅。佳砚佳铭,相得益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人文价值。
长5.8、宽5.8、高11.2厘米,1993年仪征市化纤工地白沙二村出土。 石盒分三层,以子母层层扣合,可单独开启。盒身饰有莲瓣、牡丹、花穗、鱼戏水、覆莲瓣等纹饰。第二层中间有一隔层,开一长方形孔,便于放置印章,隔层四周边有墨书 “明道二祀岁次癸酉上春□□□阳”。盒内放置矩形钮印两枚,一印阳文“高阳□章私印”;一印阳文“许”。此印盒设计精巧,纹饰雅致,主次分明,具有晚唐遗风。
仪仗用器,国家一级文物。长73.5、宽27.5、厚0.9厘米,1994年仪征市陈集镇杨庄村詹庄组汉墓出土。 翣,亦称障扇,是一种仪仗用扇。夹纻胎。呈半椭圆形,长木柄已朽。双面彩绘。正面绘有羽人、凤鸟、仙鹤、异兽、虎、仙鹤、龟、蛇、飞龙等多种纹饰。以羽人驭龙、羽人驭虎为主题纹饰,羽人用长绳栓龙、虎之口以驾驭之。背面绘有羽人、飞鸟、龙、兔、鹿、牛、龟等图案。漆翣存世数量稀少。此翣绘纹饰细密繁缛,生动和谐,表现手法既写实又夸张,充满神秘感。
直径3.5、厚0.3厘米,1997年仪征市刘集镇联营村4号汉墓出土。 佩为青玉琢制,双面对称雕琢成口衔尾的龙纹,龙身蜷曲呈环形。龙双目圆睁,吻部突出,角向后。通体阴刻细密鳞纹和网格纹。玉质温润,设计巧妙,雕琢精湛,龙纹生动,是汉代玉雕珍品。
生活用具,国家三级文物。通高17.1、口径12.9、底径8.3厘米,1997年仪征市刘集镇联营村4号汉墓出土。 陶熏的盖与器身作子母口扣合。盖钮中部凸起一柱,分为三层。顶端为一只敛翅小鸟,二、三层各立三俯首小鸟,鸟身、柱身上有小镂孔。盖面上镂有六个三角形孔,立三小鸟。通体施青黄色釉,釉色明亮。 陶熏器型规整别致,三层塔式器盖立体感强,小鸟造型简洁生动,是一件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杰作。本地区较为少见,具备了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长160、宽49.5、高112 厘米,1986年仪征市古井乡中心村王庄组征集。 虎为青石质,风化露筋。形体硕大,重约2.5吨。石虎作行走状,昂首挺胸,眉、耳、眼、鼻和嘴清晰可见,置于长方形底座上。 石虎线条粗犷,气韵生动,气势雄伟,是充分体现汉代审美和石雕技艺的典型作品。在本地区目前存量极少,十分珍贵。
口径10、盘径24、高25厘米,2002年仪征市新集镇国庆村螃蟹地7号汉墓出土。 博山炉由盖、身和承盘组成。盖呈三角形,顶部立一小环钮,有空心链与炉身一侧环钮相连。身为子母口,弧腹,平底,豆形足,下有一承盘。盖与身扣合处饰一只回首的鹿。这件博山炉构思奇巧,匠心独具,显示了极高的工艺水平。造型优美,做工精细,雕琢细腻,是典型的汉代艺术佳作。
兵器,国家二级文物。长17、宽13.7、厚3.4厘米,1995年仪征市陈集乡神墩遗址出土。 戈骨质,援身起脊,锋较圆润,援尾部有一长方形穿。阑部突起,上有两长方形穿。内呈不规则形,上有长方形和圆形穿各一个。推介理由:用麋鹿骨磨制而成的戈,在本地区尤为罕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戈既体现了时代特征,又根据本区域当时盛产麋鹿,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
口径7.5、底径3.8、高8.9厘米,2016年仪征市新城镇冷红村张尹组1号探方出土。 圆唇,深腹,高圈足呈竹节形。杯外有一系,杯身与足之间可360度旋转。通体施卵白釉,釉色雅淡柔和,白中泛青。此转心杯设计精巧独特,制作精良,存世稀少。
生活用具,国家二级文物。直径24、厚0.8厘米,1989年仪征市张集乡团山1号汉墓出土。 镜圆形,三弦钮,镜面光洁可鉴,镜背纹饰以钮为中心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作蟠螭纹,外区以蟠螭纹为地,四只怪兽环绕其间,镜缘上翘。 评选理由:铜镜纹饰清晰,制作精良,主纹、地纹层次分明,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艺术特色,是战国中晚期楚国地区流行的铜镜。
乐道拾遗,匠心筑遗
  • 金箔锻制技艺

    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俗称“打金箔”,发源于南京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 南京金箔锻制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打箔,即两名工匠对坐,将一块金“疙瘩”锤打上万次,最终打出来的金箔薄如蝉翼,软似绸缎。

  • 真金线制作技艺

    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真金线制作技艺工序复杂,前后经过十几道工序,其中许多工艺主要靠师徒相传、口授心传。 如今,亚洲的日本、韩国在复制古代帝王服饰时仍需从南京进口传统真金线,同时国家级非遗项目云锦、缂丝的保护和传承也离不开南京传统真金线。

  • 金陵折扇制作技艺

    江苏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金陵折扇的制作分扇骨,扇面两部分,在鼎盛时期扇骨讲究用材和雕刻,制扇名师利用贵重材料制作扇骨并进行镂雕、细刻。如今扇骨主要以竹为主。扇面采用花纹清晰的绵料宣纸,上胶矾裱制而成,厚薄均匀、平正牢韧、久用不裂。

  • 栖霞龙舞

    2009年,栖霞龙舞被命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栖霞龙舞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舞蹈,历史上的龙舞,多以柴龙为主。栖霞龙舞以民族性的民间艺术享誉省内外,1998年,栖霞区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2008年,栖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

  • 石匠成佛的故事

    栖霞寺石匠成佛的传说,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 主要讲的是南京东郊栖霞山上有座千佛岩,据老人传说,千佛岩的一千尊佛像,原是六朝时期一位老石匠凿出来的。因圣旨要求的时间紧,石匠来不及凿造,最后一尊一手拿着凿子,一手拿着锤子的佛像,就是凿石佛的老石匠自己。

  • 八卦洲来历的传说

    八卦洲的来历流传着一个民间传说。据说,明太祖的马皇后曾从燕子矶过江为生病的太子烧香,返程途中,突遇狂风。为避渡江之险,马皇后把八卦玉扔进长江中,形成了八卦洲,洲上纵横交错的河汊就是玉佩上的八卦图演变而来。2007年,八卦洲地名来历的传说被命名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莲湘舞

    汉民族地区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全国许多地方都有流行,目前流行在燕子矶街道的莲湘舞是当今南京地区稀见的群众性广场舞蹈,通过对苏南一带的“莲湘舞”进行加工改造,与秧歌等民族舞蹈相融合,在动作上更加舞蹈化,更加夸张,更有观赏性。2007年,莲湘舞被命名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青铜器修复技艺

    青铜器修复技艺主要针对馆藏青铜器文物,是文物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手段和国家文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南京主要分布于栖霞区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历史学院,由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进行保护传承。

  • 古陶瓷修复技艺

    中国古陶瓷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灿明珠。古陶瓷修复技艺是一项综合造型、雕塑、色彩、书法、绘画、化工等的特殊艺术创作。现在南京主要分布于栖霞区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历史学院,由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进行保护传承。

  • 书画装裱技艺

    在我国,书画装裱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传统书画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而日趋完善。现在南京主要分布于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传统书画装裱技艺一直秉承“师徒传艺,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形成了以“苏裱”技艺为主导的传统书画装裱与修复。

  • 金箔用乌金纸制作技艺

    乌金纸是一种特制的黑色而有光泽的纸,是用来打制金箔时铺垫隔开防止互相粘连的工具。1998年10月,南京金线金箔总厂成功研制出了新型乌金纸,彻底取代了传统乌金纸,使金箔生产跃上了新的里程碑!2000年南京金线金箔总厂研发的新型乌金纸于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国家保密局列入国家秘密技术项目。

  • 南京贴金技艺

    贴金是一种古老的技艺,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瑰宝,最早历史可追溯至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南京作为金箔的故乡,贴金技艺自然也应运而生。今天的南京贴金传人,已经让贴金工艺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今天的南京贴金企业,已成为当今中国贴金行业一朵璀璨的金花。

  • 金陵旗袍制作技艺

    旗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起源可追溯至秦汉时期。民国时期经过再次改良形成了现代金陵旗袍的雏形。 正统的金陵旗袍均以手工打造而成,其镶、嵌、滚、宕、镂、雕、盘、绣、绘的手工技法对旗袍师傅的要求极高,师傅对于面料的选择,技法的运用也是经历了不断磨练。

  • 南京绢花制作技艺

    绢花是中国历史上流传时间非常长、范围也非常广的一门传统手工艺。萌芽自汉代,南北朝时成为上层阶级头饰用花的风尚,南京成为当时绢花艺术的中心。由于中国的“花”文化非常发达,诸如牡丹、梅花、荷花、菊花等都在中国人心中具有非常强烈的文化符号意义。而传统绢花也偏爱制作各种带有寓意象征类的花卉作品。

  • 南京剪纸

    南京剪纸作为南京“工艺三宝”之一,主要流行于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传统南京剪纸主要包括窗花,门笺等,而“金箔剪纸”是在剪纸材质上的创新,是和栖霞的国家级非遗文化遗产金箔的有机结合,解决了传统剪纸容易变色、掉色,收藏不方便的问题,也体现出南京剪纸的独特风格。

  • 南京风筝

    南京风筝历史悠久,是我国风筝艺术的重要艺术流派,与潍县派,天津派,阳江派并驾齐驱。 栖霞马群南京风筝艺人张保成秉承南京风筝遗韵,从事近二十年,创作了百余件展现金陵派风格的风筝艺术作品,成为当今南京风筝的重要代表人物,栖霞地区也成为南京风筝重要的传承之地。

  • 栖霞古寺梵呗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是南方梵呗发祥之处,100多年以来,栖霞古寺梵呗唱诵遍传国内外佛教寺院。栖霞古寺梵呗节奏沉稳扎实,唱腔悠扬潇洒,韵味古朴清雅。梵呗主体部分按文辞体裁分为"赞"与"经"两大类:"赞"为诗歌体,押句尾韵"经"为散文体,无韵。"赞"以类似唱歌的方式表演,称为"唱赞",旋律性强。

  • 金陵竹刻

    金陵竹刻,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竹刻艺术流派之一,在明代即享有“大璞不斫”“寸竹寸金”之美誉。“金陵竹刻”手工技艺,现为栖霞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金陵竹雕以浅刻、简刻风格著称于世,这种技法雕镂不深而层次不减,表面略加刮磨,廖廖数笔却意境深远。

  • 泥人彩塑

    泥人彩塑是以戏曲、年画、民间故事等为题材,并以泥塑的手法创作而成的彩色工艺品。栖霞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泥人彩塑原材料采用的是山上或稻田里地下一米左右的泥,经过粉碎筛选、剔除杂质后,浸泡月余,再经过捶打、揉搓后才能使用。由于是纯手工捏制而成,十分考验手艺匠人的想象力和专注度。

  • 南京云锦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南京云锦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现为栖霞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手工织造的南京云锦自南朝梁代(502-557)在南京诞生以来,已有1500多年的手工织造历史。它浓缩了中国丝织工艺的历史、文化和技艺,继承和再现了中国丝绸工艺的精华,被誉为中国织锦工艺的“活化石”。

  • 柴龙道具制作技艺

    栖霞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柴龙的骨架由竹篾编制,9节圆筒组成龙头、龙身和龙尾,每节用木板固定,木板之间用木销相接,串成一条10多米的长龙,重150斤左右,外表糊白色防风纸,纸上再绘上民俗画。每一节龙体里还加入灯光,夜间舞动,光彩夺目。

  • 田螺姑娘的传说

    田螺姑娘的传说讲述的是发生在马群地区的故事,为了报恩,一只田螺化作美丽的田螺姑娘,来到马群街道的小张庄,与勤劳的小官一起生活,与周围百姓和睦相处,并处处助人的故事,该故事自古流传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 秋栖霞

    栖霞山作为金陵一景,早在明代,就被朱之蕃的《金陵图咏》四十景收录其中,称为“栖霞胜概”。2012年评选的新金陵四十八景中,栖霞山、栖霞寺仍然名列其中。 自2001年以来,栖霞山风景名胜区在每年的10月—12月举办“秋栖霞”红枫艺术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9届,“秋栖霞”也已经成为秋季全国的一张名片。

  • “臣”字门儿科中医术【仪征】

    仪征市传统医药,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臣”字门中医儿科在治法上以“和”为贵,根据小儿“三有余,四不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病理特点,临证处方用药以“和”为贵。 “臣”字门第五代传人,现带徒2人,中医院设儿科专家门诊和儿科住院部。

  • 陶艺【仪征】

    扬州市级非遗,釉陶是表面施釉的陶器,最早于西汉出现,是中国优秀传统手工艺之一。 仪征白沙窑是目前扬州地区唯一的一座现代柴窑,在国内也缺指可数,它的由来得益于在仪征考古发掘的唐晚期的仪征白沙窑。

  • 岔镇盐水鹅制作技艺【仪征】

    仪征市北郊,以饲养和制作老鹅闻名,岔镇有多家盐水鹅制作加工作坊,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六老鹅店。于氏三六老鹅的制作技艺为家传,老卤至今已有百年以上,明国年间就已开设正兴饭店,兼卖盐水鹅鸭。为了保护、传承岔镇盐水鹅这个传统技艺,马集镇人民政府制定了相关保护措施,对其经行了保护性研究和开发。

  • 雨花石彩绘【仪征】

    仪征县级非遗,雨花石彩绘作品凝聚着大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创意,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去演绎自然与人类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奇石彩绘更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传承人通过自身的主观情感对原石进行一番观察、审视、想像,将石之神貌理想化、艺术化、人格化,寄托情感诉求,修身养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共饮一江水,共享文化美
揽江胜景,寻古探今
探秘
乐游

栖霞区位于南京市主城北部,总面积近400平方公里,因境内有“第一金陵明秀山”栖霞山而得名。区内风光秀丽,人文荟萃,是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和航运中心,是华东地区现代工业、科技、人才集中区。 循着长江沿线,幕燕滨江风貌区、八卦洲、栖霞山、南京欢乐谷、江南水泥厂、龙潭水一方……在厚重的历史中,发现栖霞文化的脉络;在绚丽的时尚中,感受栖霞无限的活力;在悠然的田园里,度过栖霞美好的时光;在飘香的美食里,品尝栖霞可口的味道。

  • 1达摩古洞

    达摩古洞位于幕燕滨江风貌区,洞口朝着江面,可俯览长江美景。相传1600多年前,达摩曾在此洞休息,然后“一苇渡江”北上少林寺。达摩古洞以达摩古洞遗迹、百态达摩、夹骡峰、梁武帝追达摩等为核心,将建筑、文化、禅宗、工艺美术等元素巧妙融合,是一处轻盈灵动、气势恢宏的禅宗圣地。

    2长江观音

    长江观音位于幕燕滨江风貌区,是中国长江沿线首个最大的观音文化主题景区。主要景点有观音阁、头台洞、二台洞、三台洞、情缘广场等,供有不同主题的观音塑像,集中展示中国源远流长的观音文化。每年4月到5月,这里会举办幕燕牡丹(芍药)文化旅游季,可以欣赏迷人的牡丹、芍药花海。

    3燕子矶公园

    公园位于幕府山东北角,三面临江。泛舟江上,远眺矶石,宛若展翅欲飞的矫燕,故名燕子矶。公园具有矶奇、洞诡、阁危、亭古等特点。主要景观有:燕矶临流、燕矶夕照、吞江醉石、劝诫碑、御碑亭、摩崖石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等。

    4五马渡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后,相传司马氏的五个王渡江至此,其中司马睿所乘坐骑化龙飞去,成为其称帝前的“吉兆”。五马渡因此得名,被誉为“化龙丽地”,是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五马渡广场上,以“五马渡江,一马化龙” 为主题的五马奔腾巨型铜雕十分壮观。

    5“长江传奇”游轮

    从位于幕府山北麓江边的五马渡码头乘坐“长江传奇”游轮,一路经过燕子矶公园、八卦洲、南京长江大桥、浦口轮渡码头、中山码头、南京下关历史陈列馆等景点,全程27公里、用时2小时,可领略一城山水风光、六朝古都的新风貌,古今特色兼具。若是幸运,还能看见江豚!

  • 1陌上花渡

    陌上花渡是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作为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的永久会址,园区室内设置嘉年华主场馆、丰收畅享馆和农业专题馆,室外设置罗曼花海区、亲子游乐区和休闲度假区,拥有花渡客栈、陌上餐厅等住宿餐饮设施,是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餐饮娱乐、婚庆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休闲农业综合体。

    2八卦洲跨境电商产业园

    占地约100亩,重点打造跨境美妆智能集散中心、跨境贸易品牌展示交易中心,打造具有吸附功能的产业集体。其中,丽岛美浓·跨境奥特莱斯补齐了八卦洲游、学、吃、住、购的旅游产业闭环,成为八卦洲生态休闲旅游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助推器。

    3八卦洲洲头湿地公园

    公园以洲头观景台为中心,向长江南北汊江两侧延伸,似“大鹏展翅”状,与幕燕滨江风貌区隔江相望,具有湿地公园典型的生物多样性特征。洲头观景台是欣赏大江风貌的绝佳之处,灯塔矗立,江水滔滔,百舸争流,颇为壮观。

  • 1栖霞古寺

    栖霞古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殿宇49所,为天下“四大丛林”之一,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1919年,孙中山先生首捐1万银元进行大规模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殿、毗卢宝殿、藏经楼等建筑群,为南京地区现存传承有序、规模最大的寺庙之一,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中千佛斋的素菜秉承传统,风味独特,既健康养胃,又富含禅意。

    2舍利塔

    用白石砌成。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

    3千佛崖

    据统计共有佛龛294个,佛像515尊。佛像有坐有立,姿态各异,造型精美。但由于长期风化,雕像中许多细微部分都已剥落或模糊。

    4明征君碑

    为唐上元三年(676))所立,全名为“摄山栖霞寺明征君之碑”。文是高宗李治所撰,唐代著名书法家高正臣书,王知敬篆额。碑背面刻有高宗亲笔“栖霞”两字。

    5始皇临江处

    据汉司马迁《史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北返时登临摄山(栖霞山),有彰显四海一统、雄视千古之意。此处凭栏远眺,大江东去,百舸争流,长江两岸景色,尽收眼底,实为阅江揽胜之绝佳之地。

    6陆羽茶庄

    陆羽茶庄位于栖霞山龙山之巅,仿唐风格建筑,主楼一至三楼是栖霞山茶文化展示馆,四楼可以预约定制焚香、品茶、听琴等修行体验,辅楼为面馆。栖霞山具有上千年的产茶史,唐代茶圣陆羽为撰写《茶经》品遍各地名泉名茶,并专程来到栖霞山种茶、采茶、炒茶、品茶。

  • 1江南水泥厂

    1937年,号称“东方水泥厂之冠”的江南水泥厂在南京栖霞山东麓建成。随着全面抗战爆发,为了免遭日军占领,德国友人卡尔·昆德、丹麦友人辛德贝格等设法阻止日军强行入厂。江南水泥厂在南京沦陷期间庇护、救助了大批难民和中国军队伤员,被誉为南京的“诺亚方舟”。 1949年,江南水泥厂完成工厂的重建工作,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到来。2018年,江南水泥厂厂址被列为中国首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目前主要遗存16栋民国建筑:昆德旧居、小黄楼、甲乙丙丁住宅;建厂初期水泥旋窑、栈房、筒仓;窄轨火车、职工生活区等。

  • 1南京欢乐谷

    国家AAA级景区,共有六大园区:欢乐时光、遗落要塞、甜品王国、黑铁城、奇想海洋、魔眼森林。亚洲首台末排反向座椅的飞翼过山车“掠食者”,豪华双层旋转木马,家庭回旋过山车“时光飞车”,童乐天地“警长训练营”……40余台世界顶尖游乐设备,让全年龄层游客乐享美好休闲之旅。 南京欢乐谷还建有森海世界萌宠馆,含8大展览互动区,200余种海陆空小动物,既有高科技全媒体沉浸式互动,也有传统精品观赏鱼景观设置,还有萌宠高频互动科普展示。

    2南京玛雅海滩水公园

    将神秘玛雅文明与现代水上游乐完美融合。全园滑道采用温水恒温系统,设有占地1万平米的大型造浪池“加勒比海滩”,引进了“双龙过山车”、水上跳楼机“极速坠落”、自带盛夏BGM的“尖叫大水环”、全国首条碟型滑道“碟影重重”、色彩斑斓的“彩虹赛道”等独具特色的大型戏水项目。除此之外,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水世界,充满童真趣味。除了众多娱水项目,南京玛雅海滩水公园还推出了一系列充满异域风情的精彩演艺。

  • 1龙潭水一方

    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面积为7.43平方公里,以万亩荷塘、千米栈桥远近闻名,分为乡村客栈、商务休闲和生态旅游三个中心区域。春游油菜、夏访荷花、秋采八鲜、冬赏雪梅,还有“荷花节”“稻香美食节”两大节庆活动,荷塘月舍水上船屋,一年四季,皆有乐趣可寻。

    2黄天荡江滩湿地公园

    位于古渡口“黄天荡”旧址、龙潭街道辖区三江口以东,是在南宋名将韩世忠黄天荡之战遗址上建立的公园,不仅展示自然与人文风光,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还协助水文监测等科研工作。公园在长江滩面上设有一条700余米长的栈道,漫步其上,可享受大自然风光,领略深厚的历史文化。

    3南京金线金箔总厂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栖霞龙潭,这一带农户均有“打箔”“制线”的手艺,且世代相传。“五里路长的带子洲,昼夜灯火不惜,家家做金线”是龙潭金线鼎盛时期的描述。如今,真金线制作技艺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位于龙潭的南京金线金箔总厂,看得到锤炼下的金线金箔的光芒,聆听到千年文明的回音。

  • 1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森林公园,4A级景区。地处华东旅游黄金线上,距南京、镇江、句容各30公里。有“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四大奇景。宝华山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依托山上千年古刹隆昌寺、山下“桃花源”千华古村,为“律宗第一名山”。

    2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位于句容市西南端,是秦淮河流域中上游唯一一座天然湖泊,是湖熟文化的中心、秦太运渎的枢纽、秦淮文化的源头。 湿地公园划为湿地保育区、生态恢复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大功能片区。多样的湿地类型孕育出丰富的湿地生物资源,湿地公园内现有维管植物348种,鸟类171种,成为长江中下游、秦淮河流域秋冬季节侯鸟南迁的重要栖居地。

    3得撒石磨豆腐村

    位于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镇,总体占地4000亩,是集住宿、餐饮、会议、农耕、渔牧、园林、手工艺、旅游体验为一体,以“回归·归回”为特色的大型田园综合体。豆腐村商业步行街整体建筑群落以组团为组织结构,以院落、天井、游廊、胡同、小巷、街道、院门等传统民居建筑元素,充分发掘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

    4丁庄葡萄小镇

    全国闻名的葡萄产业村,村域面积11.18平方公里,居民1389户3524人。村区位优势突出,地处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交叠处,道路交通十分便捷。 丁庄村围绕葡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集生产、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新型特色乡村。

    5伏热花海

    句容市伏热花海景区,位于句容市白兔镇。以缤纷花海、亲子乐园为主题,是一处集花卉观光、亲子游乐、科普教育、商务会议为一体的花卉旅游园区。伏热花海占地面积730余亩,设有九大花田景观、四座独立风格的花园景观。2018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12月获评全国五星级乡村旅游园区。

    6浮山樱花园

    天王浮山樱花园位于天王镇农林、浮山、天王、赵巷四个行政村境内,建设占地面积3000多亩,是集苗木栽培和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区。由加拿大上市公司嘉汉城市生态苗木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园区北接340省道,南依沿江高速,东侧临近104国道,得天独厚的交通资源使得整个樱花园具备无限的发展潜力。

    7江苏茶博园

    江苏茶博园紧紧围绕“茶”主题,汇集江苏省内茶业资源,以习茶院、茗萃园为重点,以茶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发挥江苏省茶业研究所、江苏省茶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科研、服务优势,集科普教育、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于一体,是一处特色显著、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8茅山景区

    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称的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境内。是著名道教圣地、革命圣地、旅游圣地,景区山势秀丽、林木葱郁、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美景。2014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9岩藤农场

    岩藤农场坐落于句容市后白镇南,占地面积3060亩,是一家集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园区。

    10芝樱小镇

    位于句容市天王镇金山村,总占地面积1300余亩,园区是一个集休闲观光、有机种养、农业亲子乐园和精品养心民宿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包括占地300亩的芝樱花海、200亩的长情水库、200亩的亲子有机农场、300亩的霍比特牧场(待建)以及300亩的果园花圃。芝樱公园已经成为江浙沪地区花海旅游观光的标杆,吸引了数十万游客赏花踏春,成为情侣们表白秀爱的圣地。

  • 1捺山地质公园

    位于月塘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有壮观的石柱林、完整的火山地质结构、国内外罕见的木骨化石群,是华东地区科学价值较高、景色壮观的地质遗迹。核心景观《时间简史》捺山地质博物馆,720°沉浸式模拟了火山喷发的壮景。依托其独有的自然资源,推出了“地质科普游”“采茶采蜜游”等研学课程。

    2仪征市博物馆

    国家二级博物馆、3A级旅游景区,藏有自商周以来各类文物、标本 7000多件,藏品品种丰富,地方特色显著,尤以汉代文物为馆藏重点。设有“扬子江畔的明珠——仪征历史陈列” “泱泱汉风——汉代文物精华陈列”“石之缘——雨花石展”等陈列,向您展示仪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3天乐湖旅游度假区

    位于月塘镇,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在这里,动静相宜皆成趣,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的游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喜乐。赏湖光美色,畅玩四十几项游乐设施;泡天然温泉,富含30余种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配套28口园林泡池,感受养生极致;住湖景客房,品有机菜肴,体验闲适与健康。

    4润德菲尔庄园

    位于新集镇庙山村,为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是集创意农园、乡村旅游度假、田园风光、品位文化、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态园。园内聚合了润菲左岸书屋、烧烤园、儿童乐园、湖畔垂钓等休闲观光设施。春天鲜花绽放,夏天郁郁葱葱,秋天果实累累,冬天落叶缤纷,让游客在景中走、画中游、诗中品。

    5户外猩球山野度假乐园

    位于刘集镇,分为自然生态、高空探险、团体互动、萌宠乐园、速度竞技、乐园体验六大功能区,设有天空之城水晶塔、浪漫热气球、动力滑翔伞、玻璃水滑、彩虹滑道、嗨宝乐园、星空露营等多种游玩项目。清新的山野风光、有趣的户外游乐、刺激的探险体验,是休闲度假、运动游乐、亲子研学、团建拓展的绝佳目的地。

    6枣林湾世博园

    设有国际、国内展园80余个,一园一品位。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多种植物、27800多株全冠大树、77万平方米低矮灌木,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在这里可以一园尽览芳华,一眼遍观世界。

    7龙山森林公园

    位于青山镇,是扬州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原生态地区,拥有苏中苏北最大的千亩竹海,被称为江北最佳“森林氧吧”。这里景随时变,物随势移,春可踏青郊游,夏可垂钓野炊,秋可登高赏叶,冬可踏雪寻梅。最美步道,醉人氧吧,翠竹掩映,花鸟成趣,明净的湖水晃动草木清晰的倒影,地上一幅画,水中一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