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出炉:GDP实现1356.07亿元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镇江市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出炉:GDP实现1356.07亿元

镇江市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出炉:GDP实现1356.07亿元

一季度,镇江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保生产、多措并举防疫情,全市经济延续上年来稳步恢复态势,经济基本面好于全国、好于全省,总体实现良好开局。

地区生产总值(GDP)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6.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5.0%,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17.87亿元,增长2.6%,拉动经济增长0.04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增加值674.29亿元,增长5.9%,拉动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加值663.91亿元,增长4.3%,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3%、49.7%和49.0%。

农业保持平稳增长,

“菜篮子”供给保障有序

一季度,全市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主要农产品供给平稳有序。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5亿元,增长3.5%。实现农业增加值20.81亿元,增长3.1%。截至3月末,小麦在田面积80万亩,与去年定案数据相比增10余万亩,小麦长势好于上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9.18万亩,总产量21.81万吨,分别增长0.2%、2.2%。当前在田蔬菜面积7.16万亩,日均上市量600余吨。3月末,全市生猪存栏24.03万头,增长4.5%,家禽存栏1176.75万羽,增长8.3%,水产品产量3.34万吨,下降0.8%。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中高端制造业发展较快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2.3、2.4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0.6%,制造业增长7.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5%,股份制企业增长14.0%,民营企业增长12.6%。从行业大类看,35个行业大类产值中有27个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77.1%。中高端制造业增长较快,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1.7%、16.2%、18.2%、54.8%。单晶硅片、汽车、民用钢质船舶、灯具及照明装置等产品产量增速较快,分别增长701.5%、122.1%、587.1%、137.3%。

服务业恢复稳中趋缓,

新业态服务业潜力释放

一季度,全市服务业用电量增长0.1%,增幅较1-2月回落1.5个百分点。1-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7%,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新业态服务业加快增长,分别增长14.4%、34.9%、15.3%。全市邮政业务收入增长6.6%,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增长10%。受疫情影响,车流滞留、物流不畅,全市交通运输业走势下行,其中货运量下降9.5%,货物周转量下降3.8%;客运量下降26.5%,客运周转量下降23.6%;港口货物吞吐量下降10.8%。

投资运行稳中提质,

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态势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一是民间投资表现活跃,民间投资额占投资总额75.7%,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额增长8.5%,快于全市平均1.3个百分点;二是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18.8%,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8.1%,分别高于全市平均11.6和20.9个百分点。三是大项目投资势头较好,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7.2%,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6.7%,10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4%,分别高于全市平均10、9.5和6.8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态势,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下降4.5%,房地产销售面积下降11.3%,市区商品房去化周期15个月。

消费市场保持平稳,

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34亿元,增长1.7%,高于全省平均1.2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零售额增长1.6%,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8%,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2%,住宿业零售额增长1.1%。限额以上网上零售额增幅较快,增长67.3%。基本生活类和消费升级类消费品明显回暖。一季度,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21.6%,日用品类增长28.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7.9%,金银珠宝类增长87.0%,化妆品类增长49.5%。但缺芯问题继续影响消费终端,汽车类零售额下降6.6%,家用电器音像制品类下降12.7%。此外受俄乌冲突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0.8%。

对外贸易高位开局,

重点贸易市场支撑有力

一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7.5亿美元,增长35%,增幅同比提高13.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28.56亿美元,增长45.7%,增幅同比提高12.9个百分点;进口总额8.95亿美元,增长9.3%,增幅同比提高8.8个百分点。从外贸结构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7.3%,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7.0%;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45.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4.7%。从出口国别看,重点贸易市场支撑有力。其中对欧盟进出口增长50.2%,出口增长71%;对东盟进出口增长36.6%,出口增长69.6%;对美国进出口增长31.1%,出口增长36.5%;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30.4%,出口增长51.5%。

物价温和上涨,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0%,其中3月当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环比提高1.2个百分点。一季度,消费品价格上涨0.5%,服务价格上涨1.7%。居民消费价格八大类“七涨一降”:食品烟酒类下降2.1%,衣着类上涨1.2%,居住类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8%,医疗保健类上涨1.5%,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4%,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8%。

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49元,增长6.1%。其中工资性收入10930元,增长6.6%;经营净收入2410元,增长3.2%;财产净收入1509元,增长2.7%;转移净收入2200元,增长8.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85元,同比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88元,同比增长6.3%。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稳就业压力有所加大

一季度,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是企业用工略有增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7万人,累计办理录用登记备案5.83万人,同比上升23.6%。二是市场供求保持增长。一季度,全市共有3561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9.36万个,进场求职6.87万人,同比分别增长20.5%、14.2%,求人倍率1.36。三是失业水平稳步回落。一季度,全市新增领取失业保险金3149人,在领失业保险金总数2.74万人次,同比分别减少247人、3489人次。同时监测显示自愿辞职、主动失业人数大幅减少,由上年的67%降为46.1%,降幅达20.9%。但受3月份疫情防控形势收紧、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建筑、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文化旅游等部分行业用工需求减弱,稳就业压力有所加大。

财税收支保持稳定,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

一季度,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95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税收收入65.24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税占比75%。分税种看,房产税、契税增幅较快,分别增长35.5%和51.3%,此外企业所得税增长0.4%,增值税下降10.0%,个人所得税下降8.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3.2亿元,增长7.5%。九大类民生支出103.28亿元,增长8.2%,增幅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0.7个百分点,占比重72.1%,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435.96亿元,增长6.4%,较年初增加634.4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长较快,截止3月末全市住户存款余额3452.61亿元,增长10.6%,余额较年初增加340.5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565.98亿元,增长14.6%,较年初增加576.65亿元。用于企业扩大生产经营的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截止3月末全市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3187.87亿元,增长20.6%,余额较年初增加288.52亿元,占比50%。制造业贷款保持高速增长,制造业贷款余额1102.46亿元,增长10.8%。

总体来看

总体来看,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符合预期,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合理区间运行。但随着新冠疫情不断反复,俄乌冲突持续加剧,全球经济下行,不稳定因素加大。

下阶段,全市上下要紧跟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力以下工作落实:

一是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全面落实“链长责任制”,强化专班推动,积极打通卡点堵点,推进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着力抓项目稳投资,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既定项目尽早实施,加快推进在建项目,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三是着力稳外贸稳外资,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四是着力推动消费回暖,稳住大宗消费,促进新型消费,挖掘乡村消费潜力。

五是着力抓好助企纾困,因地制宜制定实施帮扶举措,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实现更好发展。

六是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做好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和能源供应保障。

七是着力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风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保持财政平稳运行,谨防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