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记 | 南京的“芯”机会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苏记 | 南京的“芯”机会

7月19日至21日,2023世界半导体大会将在南京举办。大会以聚焦行业新市场、新产品、新技术,积极探讨未来发展方向与机遇,促进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协同发展。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半导体专业展会之一,南京已连续5年举办世界半导体大会。

当前,半导体正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南京也无疑成为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前沿的先锋城市。

世界瞩目 群贤毕至

从2019年首次举办世界半导体大会起,南京用了5年时间,将此大会办成了国内乃至世界半导体领域的重要影响力会议。

此次会议规模盛大,参展企业达到了304家,参会人数约3.6万人次,促成了半导体行业合作意向超500个,提交简历超5000份,同时活动大咖云集,不仅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清华大学微电子学院原所长魏少军、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张卫主这些行业内的专家,对于当下的半导体行业发展进行了研判和解读,更有华为、高通、台积电等一众世界一流的半导体企业现场对话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据了全国半壁江山的地区,同时也作为半导体产业全国发展得最好的地区,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相关领导也齐聚现场,共同发布了《长三角集成电路融合创新发展(南京)宣言》,南京作为长三角的重要枢纽,不仅拥有交通的区位优势,如今也承担起了新赛道产业的枢纽中心。

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在致辞中表示,南京作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重镇,科教资源丰富、产业配套完善、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近年来致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芯片之城”,努力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

大会作为南京迈向新赛道的一期一会,5年时间,世界半导体大会成长为获UFI国际展会认证的世界性大会,也一路见证南京半导体产业逐步走向世界舞台。

科创基因造就芯片之城

“芯片之城”并不是空穴来风,南京一直都是科创领域的弄潮儿。

南京作为中国较早的工业化城市之一,一直具备优秀的工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南京无线电厂、南京有线电厂以及一大批军工企业作为当时中国的“大厂”,让南京迅速成为新中国电子产业的重镇。

1993年,中兴通讯南京研究所落户,随后,华为南京研究所等一批企业相继在此扎根。2005年,雨花信息(软件)产业基地成立;2008年,独立建制的雨花软件园成立;2011年,为助力高标准建设“中国软件名城”,中国(南京)软件谷正式挂牌。可以说,南京在软件产业领域也走在了全国前列。

2003年南京高新半导体公司就在江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动工建设,总投资达3.6亿美元,是第一个投资南京的半导体芯片项目,填补了南京半导体行业的空白。2016年,总投资为30亿美元的台积电南京项目签约落户江北新区,在带给中国大陆先进生产工艺的同时,也填补了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短板,使南京一举进入全国集成电路重点城市第一方阵。

随后的南京集成电路产业飞速发展,遍地开花,除了产业集中的江北新区,在南京经开区、雨花台区、江宁区等地,ARM、新思科技(SNPS)、紫光存储、欣铨(南京)集成电路等纷至沓来。南京甚至还在江北还成立了一所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可见对于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视。

与此同时,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985、211综合类和理工类院校,也为南京的科技研发、产业发展提供了丰沛的人才资源。据统计,南京拥有高等院校53所、省级以上科研机构600多个、科研人才70多万名,万人本科生数量位列全国第一,万人研究生数量全国第二,两院院士数量全国第三,这其中,南京大学的物理系以及从物理系细分出来的电子工程系和东南大学的电子系等都是我国优秀半导体人才的主要输出地。

由此看来,南京拥有的科创基因一直延续至今,作为排头兵,在每一次重大科技变革和国家科研战略中,都能见到南京力量。

齐聚力量 南京焕“芯”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曾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半导体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石,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在当下复杂的国际变革中,也正是群雄逐鹿的时候,既然拥有天然的优势,南京又该如何把握当下的机遇。

南京的行动路线,从市委书记在大会的发言中可见一斑:

一是应科技自立自强之需,聚焦EDA软件、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和算力芯片等方向,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在这次大会上,南京提出了要打造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基地。第三代半导体作为支撑下一代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高速列车、能源互联网、新一代显示与光源等产业发展的重点核心材料,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广阔市场前景。

而南京构建了从前端到后端的产业链重点环节布局,集聚了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可以说具有非常好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基础。

二是走强链补链延链之路,围绕“一核多基地”产业空间布局和设备、材料、芯片、器件、应用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全力培育壮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围绕江北新区的“一核”,已集聚上下游企业近500家,去年实现集成电路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近270亿元,占南京全市“半壁江山”。今年6月15日,南京发布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提出巩固提升四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2+6+6”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在“2+6+6”的产业中,几乎都与科创产业息息相关。

“行动计划”特别提出要拼夺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航空航天六大产业集群国内制高点。

南京用“牵一发动全身”的产业发展思路,架构了在未来产业中的竞争力。

三是聚双向开放之能,深化改革开放和政策支撑,全力营造一流产业发展环境,千方百计助推“芯芯”之火成燎原之势。

上个月,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五届南京留交会开幕式上,市委书记韩立明向海内外留学人员发出热情邀请:“用广纳贤才的满满诚意,让南京成为名副其实的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和创新创业首选地”。南京向全球人才张开双手。

除此之外,今年3月,《南京江北新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真金白银送给补贴,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做大做强。

今年6月,国内首个EDA国创中心在南京揭牌,落地江北新区。东南大学与南京江北新区共同牵头,集中了EDA领域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优势资源。

从大的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到人才、补贴、科研支持,甚至到办公场所和科研技术人员的生活,在近些年南京都在陆续出台各类的政策,组织各类活动,政府直接进入产学研的方方面面,为的就是集中所有优势,抢抓未来产业的头筹。

这次半导体大会的主题名为“芯纽带,新未来”,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如今正在借势焕“芯”,进而在全球化半导体浪潮中,把握更多的“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