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博物馆热”蓄能?江苏这样打造“很有看头”的博物馆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如何为“博物馆热”蓄能?江苏这样打造“很有看头”的博物馆

近年来,火热出圈的江苏文博场馆与公众实现“双向奔赴”,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组织举办的“博物知旅”系列活动,让“博物馆热”火爆全年。江苏博物馆参观人数连续多年全国最高,2023年观众总数达1.12亿人次,博物馆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是如何打造“很有看头”的博物馆?跟随本期“江苏文旅头条”一起来看吧。

图片

从1905年张謇创建中国第一座现代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到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再到2023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水韵江苏”深厚的历史人文蕴藏,在这些文旅地标中闪耀着全新的时代光芒。

作为江苏最大的博物馆,拥有43万余件藏品的南京博物院始终坚持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并重、学术科研与社会服务并举。2023年,南京博物院创新推出“大江万古流——长江下游文明”“玉润中华——中华玉文明的万年史诗图卷”等一批精品展览。以精品展览串联历史文脉,探寻文化渊源,吸引大批观众前来观展,甚至二刷、三刷。

强化数字科技赋能,加强与观众互动,创造沉浸式体验,是江苏博物馆持续火热的“秘籍”。为助力更多文物“活起来”,南博数字馆入口的的三维体验设备,只需点击屏幕,便可拆解、旋转,360°无死角欣赏南博“镇院之宝”们的魅力。

图片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打造的“运河迷踪”、苏州博物馆打造的“云游苏博”、南京城墙博物馆打造的“云享城墙”等文物科技创新应用新场景,为公众提供了鲜活、丰富、多元的深度沉浸式观展体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博物馆热”既体现出公众日渐增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也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生机。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表示,“博物馆热”说明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叙事方式,满足了不同群体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图片

近年来,随着各地文博场馆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推出高品质展览、创新社教研学活动模式,以及《国家宝藏》等创意节目的走红,文博爱好者找到了全新的博物馆“打开方式”,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逛博物馆,博物馆也逐渐成为大家美好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463

青石板街肆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上悬着灯笼幡旗,头顶的LED天幕光影变幻,时有身着汉服的游人穿行……踏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一种时空穿越之感扑面而来,从隋唐到明清,从江南到北京,运河街肆复现在人们眼前。

屡屡登上热搜的六朝博物馆“最美落地窗”,装满南京城的四季变换,今年春节的“龙年窗花”又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被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视作“最亲爱的小女儿”的苏州博物馆本馆,运用粉墙黛瓦的苏州传统色调,结合钢材和玻璃的现代材料,令得建筑明亮通透,游客也可体验到“步移景换”的游园乐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除了场馆的“高颜值”,南京博物院“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冰箱贴”因充满少女心的粉色,被网友亲切称为“小粉炉”;苏州博物馆“吴王夫差剑”从“利剑”变身“胖剑”,从“霸气十足”变成“萌气十足”......近年来,江苏各博物馆的文创周边同样因“高颜值”圈粉无数。这些“网感”美景、美物,让爱美之人、治学之人、看展之人,都愿意前来博物馆打卡,从中获益,感受到心之所往。

图片

如何进一步打响“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如何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让博物馆更贴近大众生活?省文旅厅博物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我们将更多的关注社会需求,提高服务水平,让更多市民从博物馆获得新鲜的文化体验,共享丰富的文化成果。

01:58

2023年,第二季“博物知旅”主题活动,全年不间断推出博·览、博·学、博·雅、博·韵四大系列千余项特色活动。“博物知旅·我的博物馆足迹”“博物知旅·强国主播团”等主题策划,通过互动征集、线上展示、评选展播等方式,让公众用自己的方式走进、传播、解读自己眼中的博物馆。生动多元的“双向奔赴”,让文物所承载的历史回声和生动故事,不断引发共振、收获回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跟着文物游常州”研学活动已持续15年。从“游常州”到“游中国”,常州博物馆组织带领学生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学思感受文化。

还有多家博物馆通过剧本演绎方式,带给观众沉浸式体验。在吴文化博物馆“演绎小剧场”,以馆藏文物“双鸾瑞兽纹铜镜”“银槎杯”为原型创作的剧目《寻槎记》《身临其“镜”》成为爆款。在盐城博物馆,《盐引疑云》实景密室逃脱正在进行,观众可以在参观博物馆过程中,通过观察、推理、破解谜题等方式,感受盐城悠久历史中的文化积淀。这些独具特色的博物馆品牌项目,寓教于乐,让观众感受丰富多元的博物馆文化。

图片

随着“博物馆热”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志愿者选择加入博物馆公共教育服务。截至目前,全省备案博物馆的志愿者总数已经突破两万人。他们用自己的无限热忱和热情服务,在受众和博物馆之间架起一座座沟通的桥梁。

图片

自2013年成立至今,南京博物院“南博蓝”志愿者团队已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成拥有400余人的温暖大家庭。“南博蓝”志愿者不仅可以提供免费的讲解服务,还通过志愿课堂策划各类独具特色的社教活动,为观众提供了解南京博物院全新的“打开方式”。

图片

图片

2020年,六朝博物馆启动“小青莲”志愿服务项目,目前已有240多名孩子参与到守护国宝文物、宣传文化故事的行列中。孩子们通过志愿服务参与守护国宝文物、宣传文化故事,也在心中埋下保护文化遗产的种子,成为未来文化保护传承的坚实力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今年春节期间,南通博物苑开展“文物里的南通非遗”系列活动,邀请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志愿者,到博物苑内与观众现场交流、表演非遗技艺,让更多人感受传统非遗的当代审美意蕴。

来源:水韵江苏 有你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