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南京,处处可见“南大印记”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创新南京,处处可见“南大印记”

创新南京,处处可见“南大印记”

近日,《这里有一支“南大系”天团》一文在南京科技圈、创业圈刷屏。文中介绍的是一批南大校友在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创办企业、落地研究的故事。

在南京,“南大印记”不只是在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数据显示,2020—2022年南京大学留宁人数占就业人数比例均超30%。南大科技园在南京建立鼓楼园区、仙林园区、新港广电创新园区、江宁环保创新园区与浦口南大科技产业园区。依托南大资源孵化企业600余家,实现约50家校友企业上市。

南大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有哪些值得借鉴推广的理念和做法?

近日,记者就此深入采访了

多位“南大系”创业家

眼光看远,技术与市场“同频”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更有价值。高校教授往往深耕某一科研领域多年,长期聚焦理论与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对科技发展趋势能做出前瞻性判断。这时候要发挥自身所能,瞄准时代需要,面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做出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贡献社会。”前一晚刚刚在南大开完组会的黄宜华这样说道。

黄宜华在科研应用价值上很有前瞻性眼光。2008年,他从海外归来,创立了南京大学PASA大数据实验室,成为国内最早一批投入大数据技术研究的学者之一,“当时大数据还叫‘海量数据’,人们对它的应用价值也不太清楚。但我总觉得这个研究领域应用价值很大,未来社会发展离不开大数据。”

十多年来,黄宜华带领实验室团队积累了一系列研究技术成果,建立了完整的大数据技术体系,团队拥有先进的大数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能力,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广泛技术合作关系,并连续在国内外诸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大赛中获得十多项专业大奖。2019年,黄宜华积极响应南京市政府号召,在南京市政府、南京大学、南京江北新区的大力支持下,创立了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江苏鸿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从高校转换赛道,担负的责任和压力陡然增加,原本实验室里只有30多名学生相对单一的研究培养工作,现在是员工规模七八十人的企业生存发展与市场开拓。”黄宜华回忆,做学术研究与企业差异非常大,做市场要比学术研究复杂得多,作为一名学者,创业后这些年,由于企业与市场等各种内外部因素,他一直面临很大的企业生存发展压力。但好在他们的技术十分契合国家的发展战略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与企业客户需求非常“同频”。

“学校实验室一直坚持研究成果要有应用价值,在学术研究与发表论文的同时,多年来始终和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开展了很多切合市场和行业实际应用需求的技术研发,促使我们的技术成果能够较快变成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释放其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黄宜华感慨道。

目前,研究院公司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南京市软件与人工智能产业重点企业,近几年连续被评为省级和南京市优秀新研机构,研发的技术产品在智慧政务、智能制造、智慧园区等多个行业领域和企业用户广泛应用。

脚步走实,“师徒”组队提效率

曾有金融领域专家对27家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公司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师徒配”是更稳固和占比最高的团队组建模式,具有更高的创业成功率。

从南大走出的创业团队中便有一组“师徒”——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志炳教授与南京大学1992届应用化学专业的孙海宁,眼下他们的另一重身份分别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和总经理。

化学反应器犹如手机的芯片和汽车飞机的发动机,是化学制造过程产生新物质的核心装备。但我国的化学制造业起步较晚,行业内的许多关键高端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

20年前,张志炳经过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判断,决心埋首研发领先于国际行业巨头一代的先进反应器平台,突破垄断。2017年,他研发出微纳界面强化反应技术,可在数量级上大幅度提高相界面积和质能传递效率,使化学生产过程的效率成倍提升,能耗物耗大幅下降,安全环保性能得到本质改善。2018年,由多位两院院士和知名企业总工程师组成的专家组在鉴定报告中指出:“该技术具有原创性和自主知识产权,多项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年,研究院成立,专注于该成果落地产业化。

创业脚步要迈得稳、走得实,毕业后在外企工作多年的孙海宁加入进来。“我一直对化学比较感兴趣,大学时期就跟着张教授学习,个人非常认可这项原创性、平台性、颠覆性的创新技术,也愿意为了推广这项技术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孙海宁走进研究院当起了职业经理人,专注于技术应用市场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对业务要求极高,既要善于沟通,还要懂技术、熟悉法律条文、掌握商务谈判技巧,工作挑战性很大,但我干得特别开心。”

在研究院,类似孙海宁这样从南大化院毕业的博士硕士还有十多位,他们均已成长为研究院的核心技术骨干,共同推动技术成果因“企”制宜、转化落地。“由研究院出品的微界面强化反应器可使化学制造更安全高效、绿色低碳。不同的化学制造领域,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可能完全不同,我们的技术和设备也要量体裁衣加以调整,让应用企业得到最大回报。”张志炳说。

研究院经过不断深入研发迭代,已将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升级为微纳界面强化反应技术,开发了多项十万至百万吨级的石化产品生产工艺包和高盐高COD工业废水整套处理装置,均具有国际领先性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吨产品的能耗物耗、本质安全性能、二氧化碳排放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研究院里还设有24小时专人监控的“集控室”,可以远程实时监测合作项目的运行情况。目前,研究院已与中石油、中石化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或共建联合研发与应用平台,完成签约项目近50项。美国埃克森—美孚、德国巴斯夫等国际巨头也纷纷主动上门寻求合作。今年初,研究院刚完成1亿元A轮融资,重点为研究院下一步技术升级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提供资金支持。

借力环境,关键节点“松绑”“加油”

“我们的人造血液现在正进行临床前研究,待完成相关研究后将会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申报,快的话2029年就能上市了。”4月15日,君隽未来(江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内,“90后”程宇豪身穿白色卫衣开心地和记者分享了这个好消息,“原本以为得四十几岁才能开始做创新药,现在看来,有望在35岁看到我们的创新药上市了。”

程宇豪“加速度”的创业路,离不开几个关键节点的“松绑”“加油”。

“松绑”发生在故事的最开端。2012年,程宇豪刚刚进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就十分渴望能进入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于是,他在大一时就给南大胡一桥老师发了一封入门请求的邮件,申请加入南京大学药物开发研究所。“那时候几乎没有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做科研的,所以真的特别感谢学校和胡一桥教授为我打开了一扇门。”此后,程宇豪就经常泡在实验室里,开始了一个影响至今的课题——人造血液的相关研究。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携氧液体,具有很高的溶氧能力,可以代替血液,在地震、战争这些需要大规模用血的情况下抢救伤员。大三时,程宇豪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成为南大首位在顶刊发表科研论文的本科生。

“有了技术成果后,我和小伙伴就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学校还经常组织各种论坛。那个时候,从小县城走出来的我才认识到科学家也可以成为创业家,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才能有更大的价值。”程宇豪说,后来自己便以夺得2018年“挑战杯”竞赛全国金奖为起点,走上了从科研到创业的道路。

得益于各类创业政策、大赛资金、南大创业平台和南创化学与生命健康研究院的孵化帮助,君隽未来甫一成立便步入了“快车道”。“创业第一桶金就是来自创业大赛的奖金。后来办公地点、实验设备等方面,学校、研究院和政府部门又给了我们不少帮助,为人造血液这一成果的落地节省了不少时间和费用成本。”程宇豪介绍。

君隽未来目前已经先后完成多轮融资,成为一家拥有人造血液、人造泪液、创面敷料等核心产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战备需求和人民群众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高新技术企业。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近年来,南京与南京大学持续深化校地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校地科技、人才资源的深度对接,目前双方正携手共建“光电子芯片”国家级创新平台、双碳创新发展集聚区、苏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南京原子制造创新研究中心等一批校地重点合作项目。

来源:创新南京